種可以借鑑的方式。
後來,“朝鮮模式”逐漸成為了共和國對外交往的範本!
卷六 戰爭風雲 第48章 圓滿結果
與龐興龍的平壤之行相比,萊斯利的首爾之行就艱難得多了。
直到10月26日,萊斯利到達首爾的第五天,雙方才在數個關鍵問題上達成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協議。隨後,萊斯利與樸太玄共同召開了新聞釋出會。
因為韓國的經濟相對發達(202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8547美元,超過日本的18428美元與共和國的17234美元,在東亞僅次於香港、新加坡與臺灣地區。若按平均購買力計算,韓國的人均收入僅次於共和國、日本與新加坡,位居東亞第四)、工業基礎雄厚(世界範圍內韓國造船業排第三、汽車業排第七、電子業排第五、鋼鐵業排第六)、科技實力強大,所以美韓簽署的協議與經濟援助基本上沒有關係。
重點只有2個:貿易交往與軍事合作。
2016年,美國超過共和國,成為韓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是歐盟),次年美國成為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韓國則是美國的第六大貿易伙伴(第一是共和國、第二是歐盟、第三是日本、第四是印度、第五是巴西)。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美國首先掀起貿易戰,韓國成為受害者。2020年,韓美雙邊貿易額為1254億美元,其中韓國輸出633億美元、輸入621億美元、順差僅為12億元,比2017年分別降低73%、71%與94%,同年韓國與共和國的貿易額為1874億美元,其中韓國順差達到73億美元。單純從經濟上講,韓國對共和國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了美國。
與日本一樣,韓國也是資源匱乏,嚴重以來進出口的外向型經濟。
日本核問題爆發後,韓國態度迅速轉變,與越走越疏遠的韓美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時,韓國國內甚至出現了“與美國解除同盟關係,與共和國結盟”的聲音。
萊斯利到達首爾後,首先解決的就是貿易問題。
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美國聯邦政府將竭力消除雙邊貿易壁壘,降低韓國企業到美投資地門檻,減免韓國產品的懲罰型關稅,給予韓國貿易最惠國待遇。韓國將採取“行動對行動”的方式,給予美國企業與美國產品同等優惠待遇。
看上去。這是一份對等地雙邊貿易協議。實際上得到好處地卻是韓國。
“行動對行動”。實質上是美國先出臺政策。韓國則“擇機”出臺‘相似’政策。在“擇機”與“相似”上。韓國有很大地自主空間。按照新聞媒體地評論。美國已經在貿易上做出了最大限度地讓步。等同於單方面消除貿易壁壘。向韓國開放本國市場。
這無是一塊巨大地蛋糕。上萬家韓國企業。上千萬韓國勞動者將從中獲益。樸太玄地韓國政府將成為最大地受益者。
最受關注地還是美韓簽署地軍事合作協議。雖然在美國地強烈要求下。韓國政府以“避免使東北亞動盪局勢加劇、影響半島和平穩定”為由。一直沒有對外公佈軍事合作協議地具體內容。但是神通廣大地CNN仍然在不久之後做了詳細報道。
美韓軍事合作協議主要分成三個方面,即軍事交流、技術合作與軍備採購。
“軍事交流”就是變了個說法的“美韓軍事同盟”。
按照約定,美國將在2024年之前將駐韓美軍地官兵人數由2021年的18000人增加到36000人,韓國為此向美國開放軍事基地。
增加駐軍,不等於增加發言權。到2024年,“美韓聯合司令部”將改名為“韓美聯合司令部”。兩個字順序上的差別說明了問題,到時候掌握聯軍指揮權的不是美國,而是韓國!
自從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一直掌握著聯軍的指揮權,韓國軍隊幾乎沒有自主權。隨著指揮關係對調,美國不再是韓國的“主子”,而是韓國地“僕從”。雖然這個說法難聽了一點,也過頭了一點,但是實際情況正是如此,韓國將據此獲得國防自主權,美國則只能為韓國“賣命”。
由此可見,萊斯利確實在首爾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讓步。
“技術合作”主要就是軍事技術,美國將向韓國轉讓包括F…35戰鬥機在內地數十種武器裝備的生產線與生產專利,派遣技術專家指導現代重工等韓國軍工企業掌握先進武器地生產工藝。
該筆技術交易的涉及範圍創造了美國曆史上地新紀錄。更重要的是,這筆技術交易的金額並不高,其中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