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即便他是我們必須戰勝的對手,我們也應該承認他為印度做出的貢獻。看看魯拉賈帕尼的決策,就能明白他與另外一個對手,也就是日本前首相村上貞正的差別。兩人都有同樣的目的,村上貞正鋌而走險,魯拉賈帕尼則左右逢源。不同的決策,產生不同的後果。日本的教訓還歷歷在目,魯拉賈帕尼會犯同樣的錯誤嗎?事實告訴我們,魯拉賈帕尼不但不會犯村上貞正的錯誤,還吸取了日本的教訓。這些年來,印度的政策靈活多變,既沒有與我們翻臉,也沒有得罪美國,從我們與美國的矛盾中獲利。雖然驟然緊張的南亞局勢將印度推到了戰爭邊緣,但是魯拉賈帕尼沒有迷失方向,也沒有做出錯誤選擇。從根本上講,魯拉賈帕尼不想受美國唆使與我們開戰,正在積極避免戰爭。”
聽完王元慶的話,顧衛民笑著搖了搖頭。
在坐的參會人員也笑了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王元慶的性格。
每當王元慶給一個對手極高的評價,就會想盡辦法戰勝這個對手。當初,王元慶也給了村上貞正極高的評價,結果村上貞正一敗塗地,連小命都丟了。
見到眾人的神態,王元慶抽了兩口好,說道:“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對手,我們首先得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決定該做什麼。布魯德林在新德里的大方慷慨,目的不是為美國樹立第二個強大對手,因為印度這樣的國家不可能永遠聽從美國擺佈,只要時機成熟,印度會像現在挑戰我們一樣挑戰美國。”
“針對索祥隆的調查有了最新結果,叛國集團規模龐大,涉嫌高官上百人,其中不乏高階將領。更重要的是,叛變行動已經進入實質策劃階段。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叛國集團將在南亞戰爭期間發動叛亂,除掉我們之後掌握國家大權。如果讓叛國集團得逞,我們完蛋是小事,國家與民族走向衰落才是大事。叛國集團既然肯與國外勢力勾結,自然不會把國家與民族利益當回事。”
“雖然暫時沒有更多的情報,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布魯德林訪問新德里的主要目的就是策動戰爭,為叛國集團提供發動叛亂的機會。總的來說,美國的目的不是扶持印度,而是擊敗我們。只要能夠讓我們垮掉,美國就算達到了目的。叛亂會延遲到2035年嗎?顯然不會,只要我們垮掉,美國隨時可以撕毀協議,讓印度白忙活一場。雖然魯拉賈帕尼並不知道美國的真實意圖,但是他知道美國是在利用印度。”
“既然如此,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顧衛民非常委婉的表明態度。
“問題是,放虎容易擒虎難。”宗應仁還有點擔心,看了王元慶一眼,說道,“如果我們積極推動戰爭,如何收場?”
閻尚隆與葉致勝朝王元慶看了過去,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總理說的沒錯,放虎容易擒虎難,點把火併不難,撲滅大火才是最麻煩的事情。我們與印度的關係非常微妙,加上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巴基斯坦,只要戰爭爆發,局勢很快就會失去控制。到時候,就算我們能夠剎車,巴基斯坦也不會立即收手。只要哪一步走錯,戰爭就將失去控制。別的不說,如果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我們該怎麼辦?印度不是日本,我們與印度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大海。雖然喜馬拉雅山與帕米爾高原能夠起到隔絕作用,但是南亞周邊國家沒有地理屏障,更重要的是,十七億印度人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恆河流域,只要有五分之一的印度人變成戰爭難民,湧入周邊國家,就將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與尼泊爾造成不可承受的嚴重影響,以我們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最終還得由我們出面解決問題。按照軍情局的評估,大規模戰爭至少會讓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成為難民。也就是說,接近六億人將湧向周邊國家。後果有多嚴重,相信大家都清楚。”
可以說,這也正是王元慶遲遲不肯下決定的主要原因。
南亞地區不是孤立地區,而是與共和國緊密聯絡的地區。2030年,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在共和國對外貿易中佔了大約23%的份額,意味著至少有1億2500萬共和國勞動者與這些國家有經濟聯絡。隨著印度產品逐步退出共和國市場,“中國一南亞經濟共同體”在共和國經濟中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南亞動亂,共和國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高額的戰爭支出,還有經濟地震!
經濟問題很容易轉化為政治問題。
如果共和國的經濟遇到困難,政治改革還能繼續前進嗎?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