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要求。
換個角度看,如果以色列與共和國停火,就算美國繼續堅持下去,並且取得結果,也就是與共和國簽署一份一攬子停戰協議,也不會有多少實際意義。
美國當局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在這個問題上做出讓步。
2043年6月初,解決了最後一個關鍵問題之後,停戰談判的正式談判工作在黎巴嫩的貝魯特分頭進行。按照共和國提出的要求,兩份分別涉及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停戰協議將在同一天簽署。也就是說,這兩份停戰協議是相輔相成的,不可能單獨存在。因為這也正是美國當局的想法,所以談判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
當然,走到這一步,與軍人的關係已經不大了。
作為正式談判的先決條件,在雙方的外交代表到達貝魯特之前,蘇勁輝就與佩德羅斯上將簽署了一份為期6個月的臨時停火協議,即在此6個月期間,除非某一方宣佈退出正式停戰談判,不然雙方均不得再次挑起戰端。
簽署了這份協議之後,蘇勁輝就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了。
因為主要的談判工作由外交人員負責,所以蘇勁輝只需要耐心等待,在雙方談妥了所有細節問題之後,以共和國軍隊代表的身份參與停戰協議的簽字儀式。
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份等待得太久,代價非常巨大的停戰協議。
2043年12月21日,也就是臨時停火協議到期前的第3天,共和國、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組成的“中東戰爭停戰談判東方代表團”,同美國、土耳其、以色列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