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對第八戰鬥單位來說,這絕對是防守反擊的好機會。

只是在讓王學平採取行動前,裴承毅必須考慮得更加周到。要知道,在這個方向上還有另外一支戰鬥單位。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22章 激戰將至

作為6個戰鬥單位中,最後到達戰場的一個,第五戰鬥單位上場後的遭遇不比第八戰鬥單位好多少。雖然江晚承做足了心理準備,知道要在敵人的炮火下作戰,但是在攻打奧斯曼尼耶的時候,他仍然非常不習慣。說得不客氣一點,半島戰爭之後,共和國陸軍就沒有在劣勢的環境下打過惡仗,幾乎每次都擁有絕對優勢,很多部隊都不知道該如何敵人的火力打擊下完成任務、取得勝利。

這不是第八戰鬥單位,或者第五戰鬥單位哪支部隊的問題,而是共和國陸軍所有作戰部隊都存在的問題。雖然在前幾天的戰鬥中,各戰鬥單位的表現都不錯,但是從第一戰鬥單位在凡省的進攻,以及第九戰鬥單位在敘利亞的防禦作戰來看,別說在敵人的炮火打擊下完成作戰任務,有的時候就算沒有己方的炮火支援,都很難完成任務。

高度依賴支援力量,既是共和國國防建設的成就,也是一大弊病。

在以往的戰爭中,因為面對的是弱小得多的敵人,所以各部隊之間的相互協調與配合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作戰能力,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可以說,在面對絕大部分敵人的時候,共和國的軍事體系都沒有問題,只有在面對足夠強大的敵人時,這種高度依賴協調與配合的軍事體系才有問題。說直接一點,在強敵面前,不可能確保在各個方面與各個地點都取得優勢,如果部隊無法在沒有支援與配合的情況下作戰,那麼共和國軍隊永遠只能對付弱國與小國,無法與大國抗衡。

當然,這個問題在美軍中也存在,而且非常突出。

一般人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裴承毅卻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只不過,在與敵人作戰的時候,裴承毅最多隻會在策劃戰役的時候考慮這個問題,而不會花太大的精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是戰爭結束後的事情。

美軍強攻巴赫切的時候,裴承毅沒有讓第五戰鬥單位回防,而是讓江晚承繼續攻打奧斯曼尼耶,爭取突破美土聯軍的外圍防線,把戰線推到市區內。

江晚承不是笨蛋,非常清楚裴承毅這道命令的意圖。

奧斯曼尼耶是一座人口較多的中型城市,因為之前在大後方,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的突擊非常迅速,所以在第五戰鬥單位切斷其對外通道前,大部分市民都沒有來得及轉移到其他地方去。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奧斯曼尼耶還有大約10萬到12萬人。不管美軍是否願意,在市區內還有大量平民的情況下,肯定不能用覆蓋式炮擊來對付殺入市區的共和國軍隊。

其實在此之前,第五戰鬥單位已經吃夠了美軍遠端炮火的苦頭。

在與第2裝甲師“老虎旅”交戰的時候,江晚承不得不把部隊拆散成連級單位,讓連與連之間保持2千米以上的距離,連內坦克戰車必須保持150米以上的間隔距離,而且每個連都得時刻注意戰術資訊共享平臺上的最新情報,並且根據指揮中心安排的戰術,靈活選擇突擊路線。不管怎麼說,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部隊在突擊的時候儘量別擁擠在一塊,並且採用沒有規律的進攻路線,避開美軍的炮火打擊。雖然江晚承的這些部署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在戰損的坦克戰車中,僅有大約30%是被美軍遠端炮火擊毀的,但是受部隊過於分散影響,指揮中心無法同時指揮所有作戰單位,也就沒能在擊潰了“老虎旅”之後殲滅這支部隊。更重要的是,大約70%的戰損,都與部隊過於分散,各戰鬥連難以相互策應,被敵人從側翼攻擊而產生的。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裴承毅不下命令,江晚承也會率部隊殺入奧斯曼尼耶市區。

其實從一開始,第五戰鬥單位的目的就是殺入奧斯曼尼耶,用市區內的平民做“擋箭牌”,讓美軍在使用遠端炮火的時候投鼠忌器,不敢全力而為,從而讓第五戰鬥單位能夠獲得喘息的機會。

如果一直呆在曠野中,第五戰鬥單位堅持不到10日上午。

當時還有人認為,第五戰鬥單位應該向巴赫切撤退。

撤退不是問題,以第五戰鬥單位的突擊能力,幾個小時就能到達巴赫切。問題是,前面已經提到了,巴赫切就那麼大個地方,容納能力非常有限,第八戰鬥單位好不容易把全部官兵安頓了下來,哪有精力去照顧第五戰鬥單位?以當時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