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擊敵人的主要手段。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美軍過於重視精確打擊。

雖然在某些時候,精確打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針對弱小國家的區域性戰爭中,精確打擊是避免平民傷亡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精確打擊的主要意義在於打擊敵方高價值軍事目標的時候,可以減少作戰飛機的出動量與彈藥消耗量,從而提高打擊效率、減小己方損失。在正面交戰中,特別是在以裝甲叢集為住的地面戰鬥中,精確打擊的意義就沒有這麼明顯了。

總而言之,在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線面前,第7步兵師的進攻力量太微弱了。

正是如此,李東石才敢於用2個營守住正面防線,把主力放在了反擊上。

入夜後,美軍率先開始炮火準備。

不得不說,李東石的部署讓美軍在進攻前進行的炮火打擊變得毫無意義。不是說美軍的炮火打擊不夠猛烈,為了支援第7步兵師發起進攻,杜奇威讓剛剛在伊斯肯德倫進入炮兵陣地的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的炮兵旅對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禦陣地進行炮擊,因為2個炮兵旅就部署在港口附近,能夠便捷的獲的彈藥,所以在大約30分鐘的炮擊中,2個旅的大約30套電磁炮系統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線傾灑了大約6000噸炮彈,對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禦陣的反覆炮擊了好幾次。導致炮擊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還是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禦部署過於稀疏,在寬度接近20千米、縱深超過10千米的防區內僅僅只有2個營的兵力,而第十戰鬥單位在此之前修建的防禦工事,足夠掩護10個營的防禦部隊。也就是說,擔任正面防禦任務的2個營不但能夠儘量分散一些,還得到了最好的保護。根據第十戰鬥單位的戰鬥記錄,在30分鐘的炮擊中,僅僅只有9名官兵陣亡(均是1個步兵班的戰士,該班所在的防禦工事被1枚重達450磅的炮彈擊中),22人負傷。對比6000噸的彈藥消耗量,以及長達30分鐘的炮火準備時間,這點傷亡根本算不了什麼。

美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才意識到什麼是最有效的防禦。

不管怎麼說,30分鐘的炮擊,為李東石提供了進行反擊的準備時間。

美軍發動進攻的時候,第十戰鬥單位的反擊也開始了。

這種“緊逼式”的防禦反擊戰術,正是第十戰鬥單位在訓練中總結出來的。雖然在絕大部分人看來,進攻部隊剛剛發起進攻的時候,肯定是士氣高漲、鬥志昂揚,防禦部隊在這個時候發起反擊,很有可能在進攻部隊的鋒線上碰得粉身碎骨,但是在防禦部隊計程車氣與鬥志不比進攻部隊差,而且戰鬥力也不比進攻部隊差的時候,只有堅決果斷的反擊才能把進攻行動撫殺在萌芽狀態。說簡單一點,就是在敵人的進攻部隊來沒有來得及展開,無法有效發揮兵力優勢的時候發動反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絕對不容易。

這麼簡單的戰術,在此之前沒有人採用,不是沒有人想到,而是沒有哪支部隊具備這樣的實力。

說得不客氣一點,共和國陸軍的其他九個戰鬥單位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這次,第十戰鬥單位僅僅用了90分鐘就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戰鬥打到21點30分左右,也就是在美軍的炮火準備結束後大約1個半小時,第7步兵師的進攻部隊在第十戰鬥單位的反擊下停下了前進步伐。

問題是,戰鬥沒有因此結束。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防禦反擊的精髓不是擋住敵人的進攻,而是透過反擊來瓦解敵人的下一次進攻,甚至從敵人手裡奪回戰場的主動權,由防禦轉為進攻。

李東石留下足夠的預備隊,就是為了發起進攻。

隨著第十戰鬥單位由守轉攻,之前沒有全力出手的遠端炮兵派上了用場。根據第十戰鬥單位的作戰報告,李東石沒有在防禦中過分使用炮火打擊,主要就是從摩蘇爾到巴士拉的交通線的運輸能力得不到保障,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部隊隨時有可能“斷炊”,作為部隊的指揮官,李東石必須合理利用手裡的作戰力量。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13章 西面開打

巴特曼方向上的戰鬥打了不到3個小時,攻守雙方就交換了位置,讓之前還對第7步兵師抱以厚望的杜奇威失望不已。嚴格說來,杜奇威不僅對第7步兵師感到失望,甚至對整個戰局感到絕望。

作為聯合司令官,杜奇威可以安排戰術行動,卻不能插手戰術指揮。

杜奇威也當過前線指揮官,深知前線指揮官在戰場上的處境。當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