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步之遙。
從整個戰局來看,布萊恩特少將的話沒有錯。第2陸戰師向大馬士革挺進的時候,以軍也在東面發動了進攻。因為兵力相差懸殊,所以在10日凌晨,蘇勁輝就讓羅少鵬率領第二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南下,從側翼攻擊以軍戰線,迫使以軍回撤。這個時候,第二戰鬥單位的支援旅還沒有與第2陸戰師遭遇,也就是說,如果第2陸戰師仍然在繼續前進,在10日天亮前就能打到大馬士革,而東面的戰鬥肯定無法在此之前結束。
這就意味著,蘇勁輝只能把阻擊美軍的希望寄託在敘利亞軍隊身上。顯然,敘軍肯定守不住大馬士革。就算蘇勁輝立即撤回一支戰鬥單位,也不可能趕在美軍衝進敘利亞總統府之前奪回大馬士革。隨著敘利亞政權土崩瓦解,戰局必然發生重大轉變。
當時,打得最激烈的還是東面的裝甲決戰。
這也是開戰以來,規模最大,打得最激烈的一場裝甲會戰。以軍參戰的3個旅中,總計擁有主戰坦克847輛,步兵戰車788輛,以及400多輛輪式反坦克戰車。共和國陸軍投入的2個戰鬥旅中,總計擁有主戰坦克824輛,步兵戰車848輛 從裝甲規模來看,共和國陸軍佔有優勢,如果考慮到裝甲戰車的效能,優勢將更加明顯。因為第二戰鬥單位的戰鬥旅沒有從正面投入戰鬥,而是向南穿插,擺出了戰術包抄的架勢,所以在正面戰場上,共和國陸軍沒有兵力優勢。
戰鬥一開始,以軍就吸取了美軍的教訓,沒有與第九戰鬥單位正面交火。
按照達揚的安排,第118裝甲旅在正面拖住第九戰鬥單位,第7步兵旅與第5裝甲旅從兩翼包抄,爭取從側翼攻擊第九戰鬥單位。因為以軍長期在中東的沙漠中活動,所以達揚認為以軍能夠充分利用這一點,掌握戰術機動優勢。
不得不承認,以軍打得很有章法。
問題是,達揚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以軍面對的第九戰鬥單位也是一支長期駐紮在沙漠中的戰鬥部隊。
裴承毅把第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