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炸彈的結構圖與眾多資料。裴承毅也在這時說道:“這是專門針對日本的核設施研製的新型航空炸彈,攻擊時,炸彈直接擊中反應堆的堆體,並且在地下爆炸,產生六千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將反應堆內的核原料徹底汽化。因為爆炸生的衝擊波威力有限,所以不會對堆體造成嚴重破壞,產生的發射性塵埃最多上升到五千米高度,飄散範圍不會超過一百五十千米,影響範圍僅為核爆炸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大部分放射性塵埃都將落在日本本土,或者周邊海域,僅對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有微弱影響,對我國本土幾乎沒有威脅。”
顧衛微微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了王元慶。
“分析資料已經得到證實,在打擊行動開始之前,將由軍情局借用國家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對轟炸結果再次進行模擬分析,以保萬無一失。”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雖然以往均由元首決定此類戰略行動,但是我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援,所以今天採用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是否對日本的核設施進行轟炸。”
坐在王元慶身旁的葉致勝愣了一下,朝元首投去了有點不敢相信的目光。
王元慶似乎沒有注意到葉致勝的表情,說完後就舉起了右手。
宗應仁與項鋌輝緊跟著舉手表示贊同,顧衛民遲疑了一下也舉起右手,隨後閻尚隆與李存勳等人都舉手表示贊同,葉致勝最後才反應過來。
表決結果沒有任何懸念,所有人都投了贊成票。
“很感謝大家的支援。”王元慶把目光轉向了項鋌輝,“項總,立即部署打擊行動,軍情局拿到模擬分析結果之後,立即開始!”
會議到此結束,一個決定一億多人的決策就此誕生!
卷八 百年積怨 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
王元慶採用“民主表決”的方式做出戰略決策,讓李存勳覺得很意外。
會議的組織工作由劉曉賓負責,李存勳在飛往上海的途中參加會議。也就是說,在“民主表決”之前,王元慶已經做出決策,表決只是做做樣子。
元首為什麼要這麼做?
沒費多少心思,李存勳就想明白了。
日本是一個人口眾多、國土狹小、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在不到38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住著1億4000萬國民,人口密度是共和國的3倍;日本本土除了森林資源豐富之外,只有少量鐵、銅、煤與硫磺,其餘資源均需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迅速成為發達國家,直到21世紀初,日本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進口國。與其他資源相比,日本最需要的就是能源。
為了解決能源緊缺問題,日本非常重視發展核能。
因為本土沒有鈾礦,所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就想方設法的從其他國家進口核原料,在國內修建了多處核原料儲備基地。軍政府上臺之前,日本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核原料儲備國,擁有的核原料能夠供所有核電站使用數百年。擁有大量核原料的同時,日本還是世界上擁有核電站最多的國家。21世紀初,核電站的發電量佔到了日本總電量的80%以上,而排第二位的法國僅佔67%。多座核電擠在37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密度可想而知。
轟炸日本核電站,倒黴不是共和國,而是日本人。因為國土過於狹小,所以日本的核電站幾乎都在大城市附近。因為核電站需要大量純淨淡水,所以大部分核電站都建在環境較好的地方,特別是主要河流附近。如果出現放射性汙染,別說1億4000萬日本人無處可逃,就連飲用水源都將遭到汙染。
災難性的後果!
王元慶有能力做出如此重大的決策嗎?
雖然李存勳從不可憐日本人,即便當初的宮本健太郎、還有現在的谷樹良平都在為共和國效勞,也沒有改變李存勳厭惡日本人的觀念。但那是1億4000萬活生生的人,哪怕是1億4000萬頭豬,王元慶也得量掂量吧。
正是如此,王元慶才會採取“民主表決”的方式做出戰略決策。
誰都知道,只要共和國轟炸了日本的核電站,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全世界都會因此指責共和國,認為共和國的戰爭行為已經超出了贏得戰爭所必須的範疇,肆意製造不必要的傷亡與損失,違背了人道主義原則。如果王元慶單獨做出決策,勢必遭到反對,在以“民主表決”的方式做出決策後,承擔責任的就不是王元慶一個人,而是共和國領導集團。在此情況下,至少能夠保證領導層內部團結,穩住國內局勢,化解外部威脅。
冷靜下來後,李存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