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下,在24小時內完成距離在1500千米內的戰場機動任務,但是隻要條件允許,作戰部隊會盡量利用鐵路進行戰場機動,一是鐵路的運輸效率更高,二是對裝備的損耗更小,三是能夠確保作戰人員以最佳精神狀態參加戰鬥。
以77軍的編制標準,總共需要25列掛100節車皮的列車才能運走全部裝備與人員。
費勁周折,袁晨皓才弄來了20列列車,不得已,只能讓大部分戰鬥人員與所有非戰鬥人員搭乘陸航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前往瓦拉納西。因為運輸機的速度比列車快得多,所以人員在天亮後出發。
裝載77軍重型裝備的列車剛剛離開加登裡奇就被美國的偵察衛星發現了。
收到衛星偵察報告,杜奇威並未感到驚訝,按照他的判斷,裴承毅遲早會把77軍派往瓦拉納西。54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安拉阿巴德,主力部隊也在即將到達,如果裴承毅不打算讓77軍參加攻打安拉阿巴德的作戰行動,就會在54軍包圍安拉阿巴德之後,讓77軍從瓦拉納西出發,向西快速突擊。
從77軍出發的時間來看,裴承毅肯定沒有想過首先打下安拉阿巴德。
只要77軍完成了大縱深突擊,安拉阿巴德就將成為裴承毅的囊中之物,到時候就算54軍什麼都不做,安拉阿巴德的印軍也會在彈盡糧絕後繳械投降。不管怎麼說,安拉阿巴德不是軍事要塞,如果不能及時解圍,守軍堅持不了多久。
天亮前,54軍主力到達安拉阿巴德。
與杜奇威的猜測一樣,54軍沒有立即發起大規模進攻,而是以迂迴包抄的方式,首先切斷了安拉阿巴德與外界的聯絡,然後在印軍防禦陣地外圍部署防線,擺出了長期圍困安拉阿巴德的架勢。
直到這個時候,杜奇凡都沒有聯絡史塔克。
判斷裴承毅會不會攻打安拉阿巴德,不是看54軍是否立即攻打安拉阿巴德,也不是看77軍是否前往安拉阿巴德,因為裴承毅肯定會讓54軍包圍安拉阿巴德,等77軍到達後再安排下一步作戰行動。
問題是,杜奇威不能等到那個時候,準確的說,是印軍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如果等到77軍到達安拉阿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