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旅動身返回西線戰場,商雪韻才跟李東石通了電話,直言不諱的告訴李東石,如果空降153旅再次錯過機會,沒能用行動證明“共和國第一空降旅”的實力,李東石的旅長就別當了。
雖然商雪韻的話說得很重,但是李東石根本沒有往心裡去。
不是他不想當旅長,而是他不想親手送走更多的將士靈柩。
作為空降153旅“土生土長”的准將旅長,李東石送走了太多的戰友。當初跟他一起入伍、一起進入新兵營、一起到部隊報道、一起生活了好幾年的戰友中,三分之一倒在了戰場上、三分之一住進了傷殘軍人療養院、剩下的三分之一中只有不到一半還穿著軍裝,在李東石帶過的兵中,半數以上已經為國捐軀,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得到提拔、晉升為士官或者軍官,繼續在軍隊中服役。
別人不知道,李東石手裡有一本“花名冊”,上面記錄著每一個與他一起戰鬥過的、由他親手送走的、認識的與不認識的那些在戰鬥中陣亡的官兵的名字。直到數十年之後,這本“花名冊”被共和國軍事博物館收藏,那些懷疑過李東石、對李東石有偏見的人才知道,這位共和國的平民將軍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軍人。
事實上,李東石從來都不認為,為了上級的要求就可以讓士兵做無謂的犧牲。
李東石不怕死,認識李東石的人都知道,這個從農黑到五老,參加過共和國陸軍在21世紀打得最慘烈的兩場戰鬥的軍人絕不是膽小的懦夫。如果能夠更深入的認識李東石,就能發現他的思想與同齡軍人很不一樣。也許這與他的學歷有關,在李東石參軍服役的年代,到基層部隊當兵的大學生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作為一名有知識、有文化,在基層部隊生活了好幾年的軍官,李東石不但清楚基層官兵的想法,更清楚基層官兵在軍隊中待遇與在戰場上的遭遇。作為最低階的軍人,在很多與李東石同齡的軍官眼裡,士兵是可以犧牲的,而且也是應該犧牲的。李東石從來都不這麼看,因為他當過兵,知道士兵的甘難苦楚。如果軍官不把士兵的利益當回事,士兵憑什麼為軍官拼命?只有愛惜士兵的軍官,才是優秀軍官。愛惜士兵的最好辦法就是把矛頭對準上級,有困難向上級抱怨,而不是向士兵發洩,更不是站在士兵的屍骨上戴上將星。
不管怎麼說,空降153旅的官兵沒有一個不尊重與愛戴李東石。
在李東石看來,空降153旅這10多天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在攻打西里古裡的戰鬥中,只有幾名士兵負傷,沒人陣亡。進駐西里古裡之後,當地人並沒像想像中的那樣,用實際行動對抗佔領軍,最多隻是關起門來,把佔領軍擋在薄薄的門板外面。趕到伯尼哈爾山口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雖然幹體力活讓4000多名官兵滿腹怨言,但是比上陣拼命好得多。
回到西部戰場後,李東石的心就懸了起來。
幾天下來,李東石一直在想方設法的獲得與戰役行動有關的訊息。因為有兩個戰友在前線指揮部當參謀,所以李東石可以繞過旅部,從前線指揮部獲得確切訊息。雖然按照共和國軍隊的保密制度,李東石不可能提前獲得作戰計劃,但是透過兩位戰友的口風,李東石知道前線總指揮把空降153旅調回來,不是讓4000多名官兵去西里古裡搞親民活動,而且空降153旅的作戰任務變更了好幾次。
憑直覺,李東石知道空降153旅的好日子到頭了。
戰役總攻就將開始,作為共和國頭號空降旅,空降153旅是王牌中的王牌,前線總指揮沒有任何理由讓4000多名武裝到了牙齒,忍辱負重10幾天的戰士在一旁看熱鬧。李東石甚至認為,前面沒讓空降153旅參加主要戰鬥,反而讓空降153旅在一旁乾著急,是前線總指揮的故意安排,目的就是激發空降153旅官兵的榮譽感,讓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作戰部隊在戰場上爆發出全部戰鬥潛力。
什麼樣的戰鬥,需要空降153旅爆發出全部戰鬥潛力?
李東石不會忘記農黑阻擊戰,更不會忘記五老阻擊戰。
只有五老阻擊戰那樣的戰鬥,才需要空降153旅使出吃奶的力氣。
可以說,這是李東石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是他無力抗拒的結果。
軍令如山,作為軍人,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命令。
11日夜間,隨著作戰計劃下達到各作戰部隊,李東石的噩夢變成了現實。
空降153旅負責以打蘭契,而且必須在印軍防禦陣地外圍空降。
蘭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