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他,肯定會死守法塔赫布林。”
“是嗎?那你現在就扮演杜奇威,你選擇死守法塔赫布林,是不是?”
袁晨皓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按照你的部署,我讓77軍攻打法塔赫布林,你會怎麼辦?”
“繼續死守,雖然77軍的突擊能力很強悍,但是不可能一舉拿下法塔赫布林。”
裴承毅笑了笑,說道:“我也沒有想過要立即打下法塔赫布林,等到77年包圍法塔赫布林之後,再在安拉阿巴德投入24軍,乃至空突161旅,協助54軍發起進攻,你認為安拉阿巴德的印軍能夠堅持多久?”
袁晨皓沉思了一下,說道:“最多三天,也許只能堅持兩天。”
“安拉阿巴德失守,法塔赫布林能夠守住嗎?,
“確實守不住,可是你手裡已經沒有能夠協助77軍攻佔法塔赫布林的兵力了。”
“確實如此,但是我為什麼要急著攻佔法塔赫布林?”裴承毅反問了一句,說道,“我的目的就是圍困法塔赫布林,讓你不斷的向這裡增兵。一週,或許五天之後,我就能把21軍調過來,三個空突旅也已休整完畢,27軍與39軍在東北地區行動也已結束,到時候我手裡的兵力不但能夠打下法塔赫布林,還能一舉將戰線推到坎普爾。”
袁晨皓微微一愣,沒辦法反駁了。
“以印軍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在一週之內反攻安拉阿巴德,甚至不可能對77軍構成多大的威脅。更重要的是,就算我軍不去攻打坎普爾,只要拿下法塔赫布林,印軍就得把戰線退到坎普爾,到時候,我軍的先鋒部隊距離新德里還有多遠,差不多四百千米吧。”裴承毅長出口氣,說道,“這個距離,別說空降部隊與77軍,就算是21軍這樣的戰略反應軍都能一口氣衝過去。更重要的是,到了這一步,我們還有必要勞師動眾的把主力部隊送往西線戰場,在那邊組織大規模戰略進攻嗎?”
“確實沒有必要。”
“不但沒有必要,還不能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從恆河流域向西推進,不但能夠更加輕鬆的打下新德里,還能完成戰略切割,為下一步攻列印度南部地區創造便利條件。有這麼多好處,我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
袁晨皓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你說,杜奇威有選擇的餘地嗎?”裴承毅滅掉菸頭,喝了口茶,說道,“杜奇威根本沒有選擇,必須在法塔赫布林以東阻擊77軍,擋住77軍的前進步伐。只有這樣,印軍才能在安拉阿巴德淪陷之後在法塔赫布林建立新的戰略防線,將我軍擋在新德里的大門之外,為新德里提供更加安全的防禦屏障。”
“問題是,這麼做,等於把法塔赫布林留給了空降163旅。”
“確實如此,也許杜奇威還有別的安排。”
“什麼安排?”袁晨皓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方圓上百千米範圍內,除了坎普爾的守軍之外,沒有印軍可以增援法塔赫布林。顯然,杜奇威不會從坎普爾抽調兵力,不然丟掉坎普爾,就算守住了法塔赫布林,新德里也會完蛋。”
“杜奇威不是沒有兵力,只是用上去會後患無窮。”
袁晨皓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搞明白裴承毅這句話的意思。
“別忘了,博帕爾的那幾個師。”
“南方防線上的部隊?”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雖然那幾個師暫時沒有動靜,但是不表明杜奇威沒有動用的想法。如果我猜得沒錯,杜奇威至今沒有調動那幾個師,要麼忽略了空降163旅,要麼還在猶豫。從戰爭的總體高度來看,南方防線的重要性在北方防線之上。如果印度總理意識到新德里遲早都會淪陷,更會把南方防線放在首位。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不然印軍不會把那幾個師放在博帕爾,而不是放在坎普爾。抽調博帕爾的駐軍,必然使南方防線更加脆弱,給我們留下機會。36軍與37軍已經南下,而且收穫頗豐。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我們不但要打下新德里,還要阻止印度在南部地區重建政權。如此一來,杜奇威就得擔心,看準機會後,我就會首先南下,而不是首先攻打新德里。”
“所以他在猶豫。”
“很有可能,只不過,我們得提防另外一種可能。”
“什麼?”
裴承毅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們必須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就是說,杜奇威一直盯著空降163旅,甚至猜到我們會用空降163旅攻打法塔赫布林,77軍只是前去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