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快速補給艦隊,超過了任何一座軍港的吞吐能力。分散部署,至少需要5支快速補給艦隊,還會加大了後勤管理的難度。
雖然林嘯雷與張韋昌都在抱怨,但是實際情況比前幾年好了許多。
隨著海軍艦艇全面“電動化”,以及“夥伴式充電系統”全面普及,至少不需要為作戰艦艇提供燃油,僅此一項,每天就能減少數千噸運量。
當然,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帶來的最大問題不是後勤問題,而是安全問題。
按照林嘯雷的說法,印度海軍擁有3個級別的近30艘潛艇,其中至少有12艘為美國援助的全電動攻擊潛艇。只要印度海軍稍微有點膽識,就會向印度洋東部海域、甚至南海派遣潛艇,專門獵殺共和國海軍的補給艦隊。只要幹掉1支補給艦隊,就能擾亂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行動,為勝利打下基礎。
以4支補給艦隊計算,需要出動12到16艘護航戰艦,在沿途部署近百架反潛巡邏機。
護航戰艦的問題不是很大,共和國海軍擁有12艘巡洋艦、24艘驅逐艦、36艘遠洋護衛艦、32艘小型護衛艦。6支航母戰鬥群需要佔用全部巡洋艦、18艘驅逐艦與24艘遠洋護衛艦。還有6艘驅逐艦與12艘遠洋護衛艦能夠用來執行護航任務。在南海地區,小型護衛艦也能派上用場。
部署反潛巡邏機的問題比較突出,一座大型航空兵基地最多部署12架反潛巡邏機。共和國海軍在南海周邊地區只有5座航空兵基地,分別是高雄港海軍航空站、榆林港海軍航空站、金蘭灣海軍航空站、西哈努克港海軍航空站、泰國的那拉提瓦(陶公)海軍航空站。5座航空兵基地最多支援60架反潛巡邏機作戰。如果採用“分段式護航戰術”、由部署在各地的反潛巡邏機輪番為補給艦隊提供外圍反潛掩護,需要動用90餘架反潛巡邏機,60架反潛巡邏機最多為3支補給艦隊提供掩護。
針對這一問題,裴承毅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一是增加護航戰艦的數量,為每支補給艦隊提供6艘護航戰艦,即1艘驅逐艦、3艘遠航護衛艦與2艘小型護衛艦,將另外2艘驅逐艦部署在印度洋東部海域,為進入印度洋的補給艦隊護航,提高艦隊的內層反潛能力與防空反導能力。按照這一編制,艦隊進入印度洋之前擁有13架反潛直升機與垂直起降反潛巡邏機,進入印度洋之後則擁有14架反潛直升機與垂直起降反潛巡邏機,能夠同時應付來自3個方向上的6艘潛艇的突然襲擊。驅逐艦與遠洋護衛艦的區域防空能力足以應付6艘潛艇同時發起的導彈攻擊。
二是採用輪換的方式部署反潛巡邏機,確保反潛巡邏機的在航率在90%以上。
重點加強東印度洋地區的反潛巡邏力度,當然前提條件是,泰國、緬甸、柬埔寨與斯里蘭卡等國允許共和國使用其境內的軍事基地,至少允許共和國向其部署用於執行護航任務等防衛性作戰行動的反潛巡邏機。能否做到這一點,裴承毅說了不算,總參謀部說了也不算,得看外交部能否說服這幾個國家。
解決了最主要的問題,其他問題接踵而至。
在海軍司令部呆的這幾天,裴承毅聽到得最多的就是抱怨,見到的最多的就是愁眉。
乘機返回總參謀部的時候,裴承毅都在考慮海軍的作戰問題。
林嘯雷是那種從來不肯服輸的人,自然不可能在輩承毅面前“無病呻吟”。能夠讓林嘯雷感到棘手,那就不是小問題。
臨走前,裴承毅只得到了一個不太踏實的承諾。
雖然還沒有制訂總體戰爭計劃,但是裴承毅知道,海軍打得好不好,關係到最終成敗。
回到總參謀部,裴承毅連家都沒回,直接找到了正在趕夜班的袁晨皓,讓袁晨皓把來自海軍的參謀軍官組織起來,拿出一份屬於總參謀部的海軍作戰計劃之後,裴承毅去找到了同樣在開夜班的項鋌輝。
“也就是說,林嘯雷沒有為難你?”
“說不上為難,問題明擺著,誰都一樣。”裴承毅嘆了口氣,說道,“忙了幾天,總算理出了一些頭緒。”
“考慮好怎麼打了?”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海軍必須提前行動,至少應該在戰爭爆發之後,陸軍大舉進攻之前採取行動。”
“為什麼?”項鋌揮把剛泡好的濃茶端了過來。
“沒有制海權,後面的戰鬥沒辦法打。”裴承毅摸了下茶杯,立即把手縮了回去,“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雖然幾條鐵路解決了大部分問題,但是誰也無法保證戰爭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