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了能量散射問題。
雖然鐳射是人類迄今能夠找到的指向性最好的光源,但是鐳射不是絕平行光線,只是其指向性超過了其他光源。不同波長的鐳射,散射率(光斑半徑與照射距離之比)在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之間。也就是說,在射程為100千米的時候,點狀光源發出的鐳射束產生的光斑半徑在10米到100米之間。因為可以將鐳射束的光能看成是平均分佈的,所以能量的衰減速度與射程的平方成正比。
用能量武器攔截衛星,射程均在數百千米以上。
如此一來,即便是指向性最好的鐳射武器,在射程為100千米,而目標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的情況下,鐳射能量的利用率也只有3。2%左右。如果射程提高到1000千米,能量的利用率則只有0。03%。
即便能夠透過各種技術手段提高能量武器的指向性,比如在採用反射鏡之後,共和國的天基鐳射攔截器的指向性至少能夠提高2個數量級,在射程為1000千米的情況下,能量利用率也只有3。2%。也就是說,能量武器攔截系統的鎖定精度仍然得控制在10米之內。如果射程繼續提高,則得進一步提高鎖定精度。
可以說,鎖定精度成為了制約能量武器攔截系統快速發展的主要問題。
共和國將第四階段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時間一推再推,根本原因也是能量武器攔截系統的研製速度遠達不到預期目的。按照天兵提出的部署256顆鐳射攔截衛星的設想,針對敵國軍事衛星的平均攔截距離都在2000千米以上。在無法提高鐳射器的輸出功率、指向性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必須將鎖定精度提高到2。5米以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