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機。整個交戰過程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戰役計劃,西部艦隊全軍覆沒與東部艦隊潰敗並不是指揮失誤造成的。現在的情況是,中國艦隊進入印度洋之後,很有可能留在孟加拉灣,至少有一半的作戰力量會留在孟加拉灣,支援東線戰場上的地面部隊作戰,打擊撤回維沙卡帕特南的東部艦隊。如果我們在西線戰場上,也就是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有所作為,中國海軍必須進軍阿拉伯海,阻止我們在西南地區發動進攻,守住巴基斯坦的南翼。我建議,我們應該儘快在西線戰場上採取行動,分散中國海軍的作戰力量,迫使中國海軍分兵行動,從而為我們在東線戰場上發動反擊創造機會。”
費爾南德斯一口氣說完,把目光轉向了總理。
雖然魯拉賈帕尼不是軍人,對作戰行動也不太瞭解,但是費爾南德斯這番話很容易理解,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
全面被動防禦,這能使印度迅速戰敗,挽救戰局的唯一辦法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發動適當的反擊,而且是迅速有力的反擊。顯然,在戰爭初期決定勝敗的不是西線戰場,而是由中國軍隊主導的東線戰場。換句話說,如果印軍在東線戰場上全面潰敗,不但以西孟加拉邦為核心的恆河下游地區將遭到中國軍隊的進攻,現在持觀望態度的周邊國家也會參戰,使印度遭遇更多的敵人。要想在東線戰場上發動有效的反擊,挫敗中國的進攻行動,必須分散中國的進攻力量。分散中國進攻力量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其他方向上製造麻煩,迫使中國不得不在西線戰場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決定最終勝敗的不是東線戰場,而是西線戰場。只要中國的目的是推翻印度政權,就得攻佔新德里,也就必須在西線戰場上有所作為。只要印度抓住時機,在巴基斯坦完成國家戰爭動員之前,在西線戰場上發起反擊,不但能夠降低克什米爾地區的壓力,還能給巴基斯坦製造很大的麻煩。相對而言,在西南方向上發動反擊,也就是在印度河下游地區發動反擊,要比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反擊有效。不管怎麼樣,中國不可能讓巴基斯坦戰敗,必然會在此時有所作為。在無法向巴基斯坦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隊的情況下,中國的唯一選擇就是讓進入印度洋的海軍艦隊前往阿拉伯海,替巴基斯坦守住南大門。
魯拉賈帕尼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把目光轉向了古吉拉德。
“毋庸置疑,我們必須儘快發起堅決有效的反擊,才能扭轉戰局。”古吉拉德比費爾南德斯更清楚地面戰場上的情況,“東線戰場上,短期內只能以防禦為主。隨著中國軍隊佔領了西里古裡與吉申根傑,我們又丟掉了制空權,除非開闢新的地面通道,不然我們無法為東部地區的部隊提供支援。已經有足夠的情報證明,中國的54軍已經到達西里古裡,預計將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投入戰鬥。毋庸置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運力量,按照美國五角大樓提供的資料,即便沒有地面交通線的支援,中國的空運力量也能保證至少四個主力軍的後勤保障。按照我軍與中國軍隊的實力對比,四個主力野戰軍能在半個月之內,乃至十天之內擊敗部署在東部地區的我軍地面部隊。”
魯拉賈帕尼的眉頭趾了幾下,開口說道:“換句話說,丟掉東部地區只是遲早的事情。”
“也不能這麼說,還得看我們能做些什麼。”古吉拉德儘量控制住語氣,讓人覺得他非常平靜。“我贊成費爾南德斯將軍的提議,即在西線戰場上發動一次有限的反擊,迫使中國出兵救援巴基斯坦,但是我不贊成在西南方向上發動反擊。正如費爾南德斯將軍所說,如果我軍進入印度河三角洲,中國艦隊必然會趕往阿拉伯海。我們已經丟掉了制海權,哪怕只有三支航母戰鬥群到達阿拉伯海,其綜合打擊能力相當於三個戰術航空兵聯隊與五個野戰炮兵旅。在此情況下,只要巴基斯坦軍隊守住陣地,我軍投入再多的兵力,也不可能在印度河三角洲地區取得進展。更重要的是,印度河三角洲距離克什米爾太遠了,反擊的戰略意義並不明顯。我的建議是,在西線中部地區,也就是薩特萊傑河上游,在吉拉蒂楊門迪到拉合爾之間選擇突破口,攻打巴基斯坦最富庶的旁遮普省。只要我軍在該方向上取得突破,不但能對從卡拉奇到伊斯蘭堡的戰略運輸線構成威脅,還能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巴軍側翼構成威脅,迫使巴軍調整進攻部署。更重要的是,在該地區作戰,我們基本上不用考慮中國艦隊對進攻行動的影響。如此一來,中國拯救巴基斯坦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直接出兵參加地面戰鬥,二是在西線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
魯拉賈帕尼點了點頭,示意古吉拉德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