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和軍西征,趙爾巽已在夔門擺下重兵,就等咱們自投羅網了。四川,不好攻啊。”

開玩笑!四川是我看中的,是我戰略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治學社居然也想入主四川,那豈不是從碗裡搶飯吃?

趙北腹誹一番,不等楊王鵬辯解,又說道:“既然你們群治學社不願跟著我走,我也不會勉強你們,當初黃泥港起義,也有你們群治學社很大一份功勞嘛,這也算是酬功了,咱們好合好散。這樣吧,四川你們不要去,那是險途,縱然取勝也會損失慘重,依我看,你們不如去河南,那裡革命形勢高漲,我給你們一個名義,你們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河南發展。

前些天清軍第二軍解體,部分新軍部隊南下投奔革命,河南新軍第二十九混成協已經正式加入共和軍序列,現在就在孝感,我把那個協交給你,你就率領他們在河南鬧革命吧,楊源懋和暴式彬跟你一起去,做你的左膀右臂,他們是河南人,可以幫你掌握部隊,在武器彈藥上,我會盡量幫助你們。以後你們群治學社若有什麼困難,也可以向我求援。”

楊王鵬心念一動,趙北丟擲的這個香餌實在太香,一個協的新軍部隊,再加上軍火的資助,足以讓群治學社在短期內開啟局面另立山頭。

不過河南遠不如四川好,楊王鵬一時拿不定主意。

見楊王鵬沉吟不語,趙北也未催促,望著江面上的幾隻漁船,心裡也有些不痛快。

現在清廷剛剛開始大練新軍,南方進度快一些,北方除了北洋軍之外,其它各省新軍部隊要麼剛剛搭起架子,要麼乾脆就是紙面上的軍隊,因此清軍第二軍序列中不少的新軍部隊都是花架子,舊軍換上北洋軍裝就自稱新軍了,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是河南新軍第二十九協,四千餘人。

河南新軍在信陽宣佈起義後就立即分成兩部分,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的軍官將部隊拉到了鄭州,加入了北洋軍,另一部分由河南土著軍官統率的部隊則沿著京漢線向武漢開拔,可走到半路卻又起內訌,部隊裡的科班系軍官和蔭恩系軍官爭權奪利,雖然後來局面得到控制,可軍隊已有些指揮不靈,一些部隊擅自行動,調頭回河南了,剩下的部隊好不容易挺進到孝感,一清點人數,只剩下不到兩千人,而且士氣不振,補給匱乏,無奈之下,那位自封的代理協統只好拍電報到武漢,請趙北派人到軍中坐鎮,幫助河南新軍就地補充新兵。

整頓這樣一支疲軍,這個派去的人不能是無名之輩,必須有威望。

本來,趙北是打算親自帶人跑一趟的,但還沒等動身,楊王鵬就趕回了武漢,並提出另立門戶的要求,雖然有些捨不得,可趙北剛才還是改變了主意,索性就賣個人情給群治學社,將河南新軍殘部交給楊王鵬指揮,楊王鵬的威望雖及不上趙北,可畢竟是共和軍二號人物,荊州光復功臣,再加上群治學社的組織力量,應該能夠鎮得住場面。

河南是袁世凱的家鄉,而且向來深受北洋勢力影響。

在趙北看來,現在的河南太“安靜”了,除了豫南那些綠林好漢上躥下跳之外,其它的地方都是一片死氣沉沉,雖有些零星匪幫,可這些匪幫成不了氣候,而且容易給地方留下匪患,河南的這種局面有利於北洋勢力的南下,而這不是趙北願意看到的,所以,需要有人在河南挑動一下這個局面,把革命發動起來,把那些零散的革命力量整合起來。

群治學社的那幫人非常勝任這個工作,因為他們有組織。

現在的局勢與歷史上的“辛亥革命”很不一樣,由於那些具有革命意識的歷史名人未能及時投身這場“戊申革命”,導致各省立憲派的力量過於強大,閻錫山、李烈鈞、蔡鍔、尹昌衡,這些曾在辛亥革命中發揮過關鍵作用的人物均未登上歷史舞臺,沒有他們的配合,袁世凱和立憲派一旦聯起手來,就更難對付了。

既然歷史大勢需要推動,趙北自然不會客氣,閻錫山找不到,那麼就把楊王鵬推出來,讓群治學社登上歷史舞臺,人為的製造地方實力派,而且鑑於楊王鵬等人對同盟會領袖孫先生的推崇,趙北完全可以肯定,在袁世凱倒臺之前,群治學社的頭號對手只能是北洋集團。

沒辦法,現在共和軍實力不足,無法兼顧所有方向,只能將主要力量先用在最重要的方向,而那個方向就是四川。

只有先解決了內部的隱患,並在北方建立一道屏障,解除後顧之憂,趙北才能率領共和軍西征四川,實現他的戰略構想,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實力。

當然,如果楊王鵬不願意去河南,趙北也絕不會將河南新軍交給他,他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