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拜帖上說,你是同盟會的幹部?幸會,幸會,上次熊錦帆(熊克武)同志去武漢就提到過你,不想在這裡遇見了,也算是緣分吧。你是同盟會員,我是光復會員,雖屬不同的革命組織,可是這革命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滿清王朝,建設共和中華,為中國崛起而奮鬥!”
趙北心裡也是感慨,穿越到這個時代還不到半年時間,他已認識了太多的歷史名人。這眼前的張培爵在辛亥革命中那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武昌起義的訊息傳到四川,重慶隨之光復,建立了蜀軍政府,軍政府的都督就是他,後來四川軍政府成立,他又甘心居於人下,做副都督,算得上心胸廣闊,具有真正的革命者氣質,正因如此,袁世凱才將他調虎離山,調到京城做顧問,後又被袁總統下令槍殺,與武昌首義元勳張振武的結局很像。
“總司令說得是,革命者雖屬不同組織,但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國家強盛,國民利益。”
“你們怎麼跟特戰營湊到一起了?”
聽總司令問起,張培爵嘆了口氣,將在銅梁發生的事情簡略講述。
當時他們幾人試圖在銅梁策動會黨起義,卻被一班官差打散,張培爵和另外四個革命黨人也被衙役捕獲,押往銅梁縣,若不是特戰營歪打正著救了他們,只怕他們已是懸首衙前了,後來特戰營順手牽羊大鬧銅梁縣,張培爵等人也參與其事,得手之後便跟著特戰營往南撤,先走陸路,後走水路,就到了江津,今日總司令到江津視察,得知總司令已到,這幾個同盟會的革命黨人便來一睹總司令風采。
“原來如此。這一路之上,像你們一樣策動起義響應共和軍的革命同志有不少,有的人為革命犧牲了,有的人等到共和軍趕到,現在已是革命軍官。你們策動的這次起義不能算失敗,因為它讓清吏看清了人心向背,有利於督促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倒向革命,諸位為革命也立下不朽功勳!”
總司令將幾人很是誇獎一番,吩咐衛兵備座上茶,不等這幾個同盟會的革命黨人回過味來,一張地圖已鋪到了桌上。
“列五兄,你剛才說你們是從成都府趕到銅梁的,那麼你們同盟會在成都還有沒有力量?換句話說,你們能否在成都再策動一次武裝起義?”趙北指著地圖問道。
張培爵站起身,走到桌前,看著地圖說道:“革命軍興後,趙爾巽加緊清鄉,成都城裡五家一保,五保一甲,晝夜巡查,就連袍哥也不敢明目張膽的亮架子了,想在成都城策動起義,基本上已不可能,不過若是革命軍行動迅速,在近期逼近成都府的話,在成都鄉下策動會黨起義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武器,如果有足夠的洋槍,絕不會出現幾十個衙役就驅散數千會黨的情形。”
“這樣……那就等一等吧,不能無謂的消耗革命力量。”
趙北有些惋惜,他原本是打算在成都策動一次大規模起義的,敲山震虎,促使趙爾巽轉變立場,儘快結束戰事,但現在看來,同盟會的力量顯然很有限,就靠一幫拿錢幹活的會黨,成不了什麼氣候。
“雖然成都不能策動起義,但是同盟會在川南還有一些力量,尤其是嘉定府、敘州府一帶,那裡是川鹽產地,鹽商眾多,船幫也多,官府的壓榨一向酷烈,前段日子川南傳出訊息,說要策動起義,不過現在似乎沒有動靜,或許也是在等革命軍趕去。”
看出總司令的落寞,張培爵提醒了一句。
趙北考慮了片刻,這個提議有些冒險,畢竟川南的革命勢力是同盟會聯合起來的,而那地方的井鹽正是此次西征的重要戰略目標,可不能落到了別人手裡。
第157章 事變
但是完全拋開同盟會單幹也有些不妥。現在川南清軍勢大,那位“川南鎮守使”田振邦顯然支撐不了太久,萬一他的部隊被清軍趕回川東,川南的清軍或許會抽出部分兵力增援成都,甚至可以威脅重慶側翼,這也不符合總司令的利益。
所以,同盟會的力量或許可以利用一下,但要防止他們下山摘桃子。
這思來想去,趙北決定還是在川南折騰一下,畢竟川南是清軍的財源所在地,如果當地爆發會黨起義的話,趙爾巽的注意力或許會分散一下,有利於共和軍的進軍,拿下成都後,川南的清軍未必有意志繼續抵抗下去。
“那就勞煩諸位去一趟川南,我命人給你們準備一些長短槍支,你們帶去裝備會黨,若能起義便起義,若不能起義便潛伏一段時間,等革命軍趕到,你們再舉行起義,咱們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川南。”
等謀劃完了川南戰略,夜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