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內政部和司法部確實有些過火了些,也難怪國民同盟疑神疑鬼,而且還附帶著讓湯化龍這幫膽子不大的人也跟著疑神疑鬼起來。
有什麼可疑神疑鬼的呢?就算這次大逮捕真是總統先生的反擊,國民同盟難道還真受了委屈不成?這種全國局勢穩定的時候,國民同盟跳出來挑戰總統權威,這不僅是藐視總統,更是危害國家,如果叫他黎元洪來反擊,說不好,那就是一個解散國會的結局了。
可是現在,總統先生並沒有解散國會,而是和風細雨的在江蘇地面折騰了一下,以此向國民同盟示威,並順便提醒一下,這個國家目前還掌握在總統和聯合陣線手裡,如果國民同盟不想倒黴的話,那麼,必須趕緊收手,停止在外蒙古問題上做文章,中樞對此問題有一個長遠的戰略,這個戰略不是一幫爭權奪利的政客可以看明白的,實際上,就連黎元洪也看不明白,或許只有制訂這個戰略的總統本人才明白這個戰略的前景。
雖然不明白總統的整體戰略佈局到底是什麼樣,但是黎元洪還是對總統佩服得五體投地,透過在江蘇的一個小動作,就讓原本上躥下跳的國民同盟立刻變得噤若寒蟬,甚至是草木皆兵,這種手段,足以證明總統的自信。
說到底,國民同盟之所以在前段日子跳得歡,除了英國的慫恿之外,關鍵是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吃過總統的板子,不知道總統到底有多厲害。自從擔任總統以來,趙北一直客客氣氣說話,公公正正待人,從來就沒有向國會議員們展示過他的霹靂手段和雷霆作風,結果將那幫闊佬議員們給慣出毛病來了。
在黎元洪看來,這就是所謂“主弱臣強”,遲早會出現危機,而外蒙古風波顯然證明了他的觀點,幸好這個“主弱臣強”是假象,趙北從來就是一個強勢人物,他之所以做出低姿態,只是為了迷惑對手,並且換取國民的好感。
但是現在情況變了,一方面是趙北已經穩固了權力,尤其是軍權,另一方面,國民同盟此次確實是逼人太甚,總統已無退路,所以,他必須出手,讓對手們見識一下自己真正的實力和決心,讓對手明白什麼叫“強勢人物”。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黎元洪自己的分析,沒有得到總統府的證實,至於此次江蘇國民同盟大逮捕行動到底是否真有這麼深的政治背景,目前還缺乏真憑實據,只能臆測,所以,這些分析就不能講得太詳細,即使是湯化龍,黎元洪也不打算向他透露自己的想法。
“宋卿,我總覺得‘刺汪案’不簡單,這背後有陰謀,而且是大陰謀。”
湯化龍沉默片刻,這一開口說話就嚇了黎元洪一跳,雖然他也懷疑汪兆銘遇刺案可能不是國民同盟那幫江蘇議員和富豪們策劃的,但是他卻沒敢往深處想,因為越想越是毛骨悚然,政治鬥爭,果然是無所不用其極,連“苦肉計”也用得這麼慘烈。
“濟武啊,咱們都不是刑偵專家,也不是辦案高手,這刺汪案還是留給司法部和內政部去辦吧,咱們國會只要行使好監督之責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管得太多,管得太多容易惹人嫌,雖說不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可是這以後的仕途就不好說了。”
黎元洪這話說得確實也是直白,他不想看到湯化龍陷進去,這兩年的合作,兩人已是知交,於公於私,他都不願意看到湯化龍因為一件刺殺案而丟了大好前程。
“只可惜了汪兆銘,那個人雖然私德有所欠缺,可是才氣還是有一些的,本以為他年紀輕輕做了省長,以後可以大展鴻圖,可是誰知道卻是現在這個結局。”
湯化龍嘆了口氣,也沒再糾纏這個話題,畢竟,黎元洪的話很有道理,沒有必要為了一件刺殺案而將自己陷進去。
黎元洪也是感慨,看了看時間,已是快六點,距離張府宴會開始還有一個小時,於是站起身,與湯化龍走出廂房,帶上幾名警衛,出門乘了湯化龍的私人馬車,直奔張府赴宴去了。
……
就在黎元洪坐在湯化龍的私人馬車裡琢磨著如何跟張謇開口借錢投資煤礦的同一時間,在同一座城市,在這民國的總統府裡,民國大總統趙北也在認真的琢磨目前的局勢。
而在趙大總統的跟前,還站著一人,也是眉頭緊鎖,面無表情,這個人就是田勁夫,軍事情報局局長,總統座下的頭號特務頭子,而且也是此次“刺汪案”的真正幕後黑手。
當然,沒有趙北的命令,田勁夫也不會跟一個政治投機客過不去,實際上,刺殺汪兆銘的命令正是來自於總統本人,而這件刺殺案可以看作是一個一箭數雕的“苦肉計”,當初趙北任命汪兆銘為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