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了更多的最新式機器,併為其培訓了更多的技術工人和技術專家,一旦歐洲戰爭爆發,德國很希望能夠與中國夾擊俄國,以迅速解除後顧之憂,避免兩線作戰。
德國的企圖必須挫敗!這是英國政府明確無疑的政策,而朱爾典作為英國戰略棋盤上的一顆小小棋子,他必須為這個戰略全域性服務,盡到自己的職責,以維護英國利益。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德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引誘中國結盟,而英國政府則在千方百計的破壞德國人的行動,而中國人卻謹慎的對待這種包藏禍心的“國際友誼”,所以,雖然中國與德國的關係日益密切,但是兩國始終沒有締結同盟條約。
但是現在看來,這位“四萬萬”總統先生似乎打算挑戰英國的底線,為了逼迫日本政府在交涉中做出讓步,並維持他的“愛國者”形象,他甚至明目張膽的提出了要與某個歐洲強國結盟的威脅,這個歐洲強國顯然不會是英國,只能是德國,至於美國,似乎也可以排除在外,因為美國工廠還離不開協約國集團的市場。
“我的人民已經覺醒,我的祖國已經覺醒,這一點,也希望公使先生能夠看清楚。中國人熱愛和平,但是如果和平遭到威脅,那麼,中國人也絕不會排斥戰爭。遍觀人類發展史,每一個強國的崛起都無一例外的是透過戰爭實現的,如果中國現在由北洋集團領導,或許他們害怕與日本開戰,但是現在的中國由我領導,在我的領導下,我可以保證,我一定會率領國民贏得一場對日戰爭的勝利,輝煌的勝利!”
面對英國公使的威脅與譏諷,趙北毫不客氣的進行了反擊,而且,他也認為,現在沒有必要再費口舌,或許給這些外國人看一看中國人計程車氣會更有說服力。
“諸位公使先生,今天諸位過來,是想探聽中國中樞在東北亞危機中的立場,我剛才已經用語言向諸位表明了我的立場,現在,就讓我們去看一看中國民眾的立場吧。”
趙北說做就做,吩咐衛隊備下車輛,載著各國公使離開統帥堂,趕去總統府前的管制區,讓他們坐在車裡目睹總統接見那些熱血沸騰的愛國青年的一幕。
在內閣閣員以及衛隊長的簇擁下,總統先生登上了一輛特意拖到總統府門前的炮彈運輸車,向著圍攏過來的青年們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
“同胞們,國民們!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就在今天,中國青年自己的愛國組織‘鐵血青年團’正式宣告成立了!在這樣一個日子裡,誰能壓抑住心頭的激動呢?這個日子不僅是青年的,更是全體國民的,因為從現在起,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老大中國’了!梁啟超先生說得好,‘少年強,則中國強’!現在的中國,就是少年的中國,青年的中國!而在場的諸位,就是少年中國、青年中國崛起的見證者!……請諸位記住這個日子,也記住自己的誓言:五四,五四,自由的血和淚灑遍亞東大陸地;雄雞一鳴天下白,同聲擊賊賊膽悸,愛國需同心!……”
望著站在炮彈車上的那位總統先生,英國公使朱爾典無奈的嘆了口氣,他明白,從這一刻起,中國已找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也找到了一位合適的領袖,或許用不了多久,世界的面貌會因這些“四萬萬國民”的覺醒而變得面目全非。
有“四萬萬國民”撐腰,這位狂人總統又有什麼不敢做呢?
或許,確實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英國與日本的關係了,英國政府必須將中國這個變數計算到英日關係之中,並重新計算一下,為了日本的遠東擴張政策,英國到底能夠付出多大代價?而一旦這個代價付出,英國是否還能繼續維持遠東霸權?
諸多問題與思考,朱爾典是解答不了的,這些只能留給英國政府了,只希望英國政府不會因為歐洲的緊張局勢而變得目光短淺起來,畢竟,英國已無路可退。
第511章 威海衛前(上)
風平浪靜,現在的渤海就像東北亞地區的局勢一樣,至少從表面看上去是非常的平靜,沒有什麼波瀾,但是誰能保證這種平靜可以持續下去呢?
雖然經過英國、美國等歐美列強的調停、斡旋,因為日本悍然設立“關東廳”而導致的“東北亞危機”總算是緩和下來,中國與日本各自後退一步,緊張的軍事對峙局面也解除了,但是隻要日本還在向東北亞伸展觸手,那麼,這東北亞地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持久和平。
現在的渤海灣,海面波光粼粼,幾艘輪船排成一字縱隊,從北向南魚貫而行,輪船上掛著的是米字旗,目的地是威海衛,其中五艘商船,兩艘巡洋艦。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