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奔站在戰壕裡,好奇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空戰”,前幾天他曾參觀過共和軍炮兵部隊的那具氫氣球,當時就被人提醒現場不許抽菸,因為那玩意怕火,一點就著,一燒就光,所以,理論上來說,這東西很嬌貴。
可是為什麼那架飛機向著北洋軍的氫氣球打了那麼多槍後,那具氣球就是不爆炸不燃燒呢?
楊奔有些奇怪。
與楊排長有著相同疑問的還有那架飛機的駕駛員。
這架飛機屬於共和軍飛行隊,飛行員只有一位,正是“天牛分隊”的隊長孟飛,而這架飛機則是“天牛二號”,可以坐兩個人,不過為了裝上一挺輕機槍和幾個裝滿子彈的彈匣,以及出於保證操縱靈活的需要,這架飛機實際上只有一個乘員。
孟飛既是飛行員也是機槍手,而作為他的唯一攻擊武器,那挺麥特森輕機槍就架在他的右手邊,用繩索綁在機翼撐杆上,六個彈匣則掛在另一側的撐杆上,裝在一個褡褳裡。
孟飛是昨天率領“天牛分隊”轉場來到西平的,而在這之前,他的這支飛行分隊一直呆在汝州府八里店前線機場,前幾天接到總司令部的調令,這才率領“天牛分隊”趕到信陽,接受了兩架新飛機後,又補充了一些人員,昨天接到西路縱隊前敵總指揮藍天蔚的命令,於是率領飛行分隊來到了西平前線。
本來,藍天蔚給飛行分隊的命令只是讓他們協助前線部隊進行偵察,為總參謀部制訂作戰計劃服務,不過從昨天晚上開始,孟飛卻在一直琢磨如何將這架擁有兩個發動機的飛機用於作戰,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將炸彈裝上飛機,對地面的敵軍實施轟炸,這個戰術在上次成都戰役時已使用過,不過由於飛機載重量的問題,航空炸彈威力實在有限,而且這架飛機的發動機馬力小,不如成都那架,坐兩個人已是很勉強,再裝航空炸彈,恐怕就飛不起來了。
所以,孟飛選擇了另一條道路,那就是把這架飛機裝上機槍,用來掃射地面的敵軍。
但是重機槍裝不上去,只能用輕一些的機槍,好在飛行分隊裡有一挺輕機槍,這是總司令趙北特意吩咐裝備給飛行隊的,而實際上,這個飛機裝機槍的點子就是趙北想出來的,當初兵工廠督辦劉慶恩派人從廣東弄來兩挺粵廠仿造的麥特森輕機槍,趙北曾命他們儘快進行仿製,劉慶恩倒也不負重託,帶著一幫技工幹了個把月,仿造出來幾挺,完全是手工製造,談不上什麼產量,而且由於更改了口徑,可靠性也有些問題,所以目前無法裝備給陸軍部隊,於是趙北大筆一揮,這幾挺仿造的麥特森輕機槍就分別裝備給了空軍和特戰營。
孟飛很喜歡這種集火力、輕便於一身的輕機槍,離開武漢北上河南的時候特意帶了一挺,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經過一夜的忙碌,孟飛將輕機槍裝上了飛機,為了防止射擊時的後坐力震斷機翼的木製撐杆,他不得不對撐杆進行了加固,使得飛機的有效載荷減少了一些,再加上輕機槍和彈藥、彈匣的重量,原本可以勉強裝載兩人的飛機只能裝載一人,本來部下有不少人主動請纓出戰,但是考慮到飛機的安全,孟飛決定親自駕機升空作戰。
今天上午傳來北洋軍大舉南進的訊息,孟飛立即整裝待發,在機場一直等到下午,才等來了北洋軍的進攻,於是二話不說,立刻駕駛飛機升空,不過由於發動機油管的問題,起飛時間稍微滯後了些,等孟飛趕到戰場的時候,北洋軍發動的第一次進攻已經被擊退了。
不過孟飛並沒有空手而歸,幾乎是在抵達戰場上空的第一時間,他就發現了那具北洋軍升起在空中的炮兵觀測氣球,於是在本能的驅使下,孟飛迅速改變了作戰計劃,決定將那具氫氣球擊落,使北洋軍的炮兵失去有效的指引。
於是,這架飛機毫不猶豫的撲向那具氫氣球,艱難的爬升到了氣球所在的高度,然後就用那挺輕機槍發動了攻擊。
“噠噠噠……噠噠噠……”
孟飛左手操縱飛機駕駛杆,右手操縱輕機槍,駕駛飛機繞著氣球兜了一圈又一圈,一口氣打空了兩個彈匣,他本以為可以很容易的將氫氣球打著火甚至是爆炸的,但是卻沒想到,那幾十顆尖頭彈過去,氣球只是略微降低了一點高度,卻並沒有任何要燃燒爆炸的跡象,這讓他很是奇怪。
“難道是熱氣球?”
孟飛好奇的將飛機降低了高度,仔細觀察了一下,最後否定了這個猜測,這確實是一具氫氣球,球囊裡頭應該灌滿了氫氣,這種氣體比空氣輕得多,但卻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不管了!多打幾個眼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