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便完成奮進會當初制訂的“豫陝晉戰略”,真正獲得自己的發展空間。

對於奮進會的這個進軍方案,吳振漢嗤之以鼻,在他看來,趙北當初對奮進會的評價沒錯,這幫人和湖南的共進會一樣,目光都非常短淺,他們只看到了出擊豫北能給他們帶來的短期好處,但卻沒有看到這個進軍方案帶來的長遠影響,一旦按照這個進軍方案展開部隊,那麼,信陽方向的作戰就無法達到殲滅戰的目的,北洋集團的力量或許只會削弱少許,不會從根本上動搖他們獨霸北方的局面,一旦等北洋軍緩過勁來,他們絕不會容忍奮進會在河南、山西立足,那樣一來,聯合陣線好不容易爭取到的一個戰略決戰機會就會變得毫無價值了。

所以,對於奮進會的進軍方案,吳振漢堅決反對,甚至威脅要向聯合陣線委員長趙北拍發電報,揭發奮進會自私短視的齷齪伎倆。

如此,這場軍事會議從一開始的平心靜氣發展到了火藥味十足,陷入僵持之中。

吳振漢與鄧剛爭得面紅耳赤,底下一幫部下也在旁幫腔,共和軍方面指責奮進會只顧自己,完全忘記了聯合陣線的共同利益,而奮進會方面也反唇相譏,指責共和軍用權謀手段吞併其它革命力量,鄧剛更是拍著桌子叫嚷著,揚言奮進會要退出聯合陣線。

對於雙方的爭執甚至是謾罵,夾在中間的熊克武等人只能保持著緘默。

熊克武等人的地位現在有些尷尬,他們幾人雖然是奮進會的高階幹部,熊克武甚至是陝西軍政府的副都督,在名義上是軍政府的二號人物,但是實際上他卻沒有實權,只頂了個虛銜,軍政事務插不上手。

當初熊克武等同盟會員在四川北部地區策動反清起義,他被起義軍擁戴為民軍司令,指揮部隊光復了川北,算是革命的元勳,但是川北的光復以及民軍的建立是離不開共和軍的支援的,這一點熊克武等人心裡也很清楚,他們本來是打算投靠共和軍的,但沒等他們行動,建國戰爭爆發,奮進會由陝南入川,與共和軍比賽誰先進成都,當時熊克武等人看到都是革命同志,於是便加入了奮進會部隊,但是沒過多久,熊克武等人就被奮進會採用明升暗降的手段架空了,無法掌握部隊,而那支川北民軍也變成了奮進會的精銳部隊,由奮進會的幾位元老控制。

對於奮進會的這種齷齪手段,同盟會的幹部很有意見,如果不是熊克武剋制的話,他們恐怕早就離開奮進會了,考慮到革命形勢,熊克武決定留在奮進會軍政府裡,好歹也是在為革命服務,在他的影響下,一些同盟會員也留了下來,不過另一些人卻離開了,比如說四川的會黨首領王松廷,就是因為看不慣奮進會而回了四川,現在正在西康協助傅華封。

雖然熊克武等人留了下來,而且待遇也不錯,但是奮進會始終對這些同盟會出身的幹部另眼相看,雖然楊王鵬等人很是推崇同盟會的那位孫先生,不過他們顯然也是務實主義者,軍政府的實權始終掌握在那些一開始就明確支援群治學社和奮進會的那些人的手裡,對於半路加入的人他們總是無法做到推心置腹,無法給予實權。

此次豫南作戰,雖然楊王鵬任命熊克武為奮進會武裝部隊的前敵副總指揮,但是像往常那樣,部隊的實際指揮權還是握在鄧剛等人手裡,熊克武等人也就是個高階參謀而已。

剛才吳振漢與鄧剛爭論進軍方案,熊克武這幾位同盟會出身的幹部都沒有加入爭論,他們只是坐在會議桌邊聽著、看著,心情頗為複雜。

原以為聯合陣線成立之後,南方所有的革命力量就團結在了一起,而且國會選舉勝利也更讓眾人對這個聯合陣線寄予過高期望,希望透過這個泛政治聯盟儘快掌握國家權力,整合全國力量,共同抵禦列強的侵凌。

熊克武也一度對聯合陣線寄予厚望,甚至以陝西軍政府副都督的身份在陝西發表巡迴演說,擴大聯合陣線的影響。

但是後來的事情發展讓熊克武頗感意外,奮進會雖然宣佈加入聯合陣線,但是卻試圖保持部隊的獨立性,如果不是後來潼關通道被北洋軍截斷的話,他們恐怕還會強硬到底,從那時起,熊克武就隱隱覺得這個聯合陣線恐怕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有力的戰鬥集體,或許宋教仁等人從一開始確定的目標才是正確的,那就是用這個泛政治聯盟奪取國會選舉的勝利,至於其它方面,他們根本就沒有指望過,對於聯合陣線裡的憲政派們來講,聯合陣線只是一個選舉工具,而不是一個戰鬥集體,用不著嚴密的組織和紀律。

但是熊克武卻不認同宋教仁等人的看法,作為軍人,他已在奮進會這裡看到了這個時代真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