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北站在跨院門口迎接朱爾典,一見面,這寒暄的話裡就夾槍帶棒,讓一旁的唐紹儀感到很不自在,那張本就蒼白的臉變得更白了。
也是,堂堂總統先生竟然在花園與世界頭號強國的外交官進行外交會談,這確實是讓人詫異,這種情況若是放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可偏偏趙北趙大總統就是這麼幹了,唐紹儀也是隻能幹瞪眼。
“前段日子,我抱病臥床,一直未能與大總統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友誼,對此,我也深感遺憾。所以,今天我來總統府,一則是來向大總統先生道歉的,二則是來與大總統商量中英兩國之間改定商務條約的事情。”
朱爾典倒是很有禮貌,這讓趙北有些奇怪,他本來要給對方一個下馬威的,但是現在,他改主意了,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麼。
“朱爾典先生,你選在這個時候過來,想必沒有吃午飯吧?如果沒有吃午飯,那麼,不如咱們一邊吃一邊談吧。”
趙北此話一出,更是讓唐紹儀驚得目瞪口呆,“遠東狂人”,確實做事出人意表。
但是朱爾典的表現更讓唐紹儀吃驚,因為這位英國公使立即接受了總統先生的邀請。
“感謝總統先生的盛情邀請,其實剛才在花園外頭我就聞到了烙餅的香氣了,蔥花烙餅,對於這種食物,我也是比較欣賞的,因為它吃起來很快,在我看來,它完全可以作為貴國的國民食品,廉價但卻並不掉價,據我所知,貴國的許多北方地主也是以這種食物作為招待貴客的佳餚的。”
聽了朱爾典的“讚譽”,趙北淡淡一笑,說道:“公使的意思是,我現在是一個北方的地主嘍?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中國吃得起烙餅的人可不多,就連北方的地主,也未必頓頓都是大米白麵。唐總長,你也別站著,趕緊坐下,咱們這一頓午飯就是這麼簡單了,好歹還有些酒,可以小酌一番。”
邀請朱爾典、唐紹儀落座,趙北吩咐秦四虎為兩人斟了酒,不過雙方都明白,現在他們之所以坐在這裡,並不是為了品嚐什麼“國民食品”,而是為了外交上的事情。
朱爾典跟著唐紹儀到總統府,主要是想討論一下改訂中英兩國商約的事情。
根據英國政府的訓令,為了防止中國完全倒向德國,並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對遠東局勢造成“災難性的影響”,朱爾典可以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與中國中樞政府就商約問題進行磋商,不惜做出重大讓步,來換取中國的“中立立場”。
對於列強來講,中國不僅是原料產地,同時更是工業產品傾銷地,所以,對華商約一向被列強重視,其中猶以英國、美國兩國為最,早在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之後,以英國為首的列強就開始了與滿清朝廷的新商約談判,從1902年開始到1906年,用了四年時間,滿清朝廷先後與英國、日本、美國、德國、葡萄牙、義大利六國進行了中外新商約的談判,但是最後真正簽訂了條約的只有中英、中美、中日三國新商約,雖然其它列強沒有與清廷單獨簽訂新商約,但是它們卻可以享受“利益均沾”的待遇,英國與中國的新商約實際上也是其它國家在華商業特權的參照物。
英國與中國的新商約主要條款二十餘條,其中最根本的問題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擴大外國商人在華商業特權,要求與中國商人取得同樣的競爭條件;第二,要求外國公司取得中國的內河航運權,並增加通商口岸;第三,要求外國商人取得完全的對華企業投資權,並允許中國商人入股外國在華公司;第四,僱傭外國人幫助清廷改革郵政、電報等公用事業,統一全國貨幣,並制訂完善的商業法律,保護各國商人在華商業權益。
如果只看這些條款的表面而不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的話,那麼,這個中英新商約的簽訂似乎對發展中國的商業和工業有好處,但是實際上,由於中國基本上談不上有什麼工業體系,所以,這個中英新商約只對外國商人有利,對於中國的商業和工業發展來講,這就是一根勒在脖子上的絞索。
如果真的按照中英新商約裡的條款認真執行下去的話,那麼用不了多少年,中國本土的工商業命脈將全部掌握在外國財團手裡,這從目前的航運業就可以看出端倪,許多中國商人的輪船都是掛靠在外國航運公司名下的,不僅可以享受到外國商人的商業特權,而且也可以避免被中國政府徵用。
前幾天“廣東事變”爆發,趙北之所以在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特意將工商部次長叫到會議室,就是為了解決這個輪船洋旗問題,但是這件事很是棘手,弄不好,得罪的可不只是一個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