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北清了清嗓子,正打算發表自己的見解,但會議室門口人影一閃,一名值班參謀拿著一封電報抄稿走進會議室,將電報遞給站在門邊的田勁夫,耳語幾句。
田勁夫不敢怠慢,急忙將電報抄稿轉呈趙北。
看完電報抄稿,趙北愣了愣,走到熊成基身邊,將電報交給他。
熊成基匆匆掃了眼電報,也是一愣。
“陶會長留下政治遺囑,提名總司令做黨魁候選人?這電報是……黃克強和宋鈍初聯名拍發的。”
聽了熊成基的話,屋裡其他人都愣住了,都向趙北望了過去,卻見總司令神情肅穆,誰也不知道他在琢磨什麼。
第293章 風口浪尖
眾人當然不知道,此刻的趙北,內心正在上演著激烈的鬥爭。
陶成章推薦趙北做這個聯合政黨的黨魁,無論出於什麼考慮,都在實際上將趙北推上了風口浪尖,他必須儘快做出抉擇。
同盟會和光復會之所以會拋棄成見聯合到一起,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不久之後舉行的國會選舉中獲勝,依靠人多勢眾贏得國會中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進而控制國會,並組建實際意義上的政黨責任內閣,牽制大總統的權力。
這個聯合政黨要牽制的人就是袁世凱,而這個人也是趙北的主要敵人,在這件事上,趙北與聯合政黨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趙北的軍事實力較為雄厚,而聯合政黨缺乏足夠的軍事實力,所以,雙方最好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袁世凱。
藉著“湘黔事變”,南方革命勢力終於聯起手來,組建了討逆軍,不僅平息了湘黔事變,而且藉此機會整合了政治力量,組建了國民黨,這個聯合政黨總算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國民黨的如意算盤是藉著討逆戰爭勝利的大好形勢,一舉奪取國會權力,並窺伺正式大總統的寶座,透過議會鬥爭削弱袁世凱的力量。
但是作為穿越者,趙北並不看好這種鬥爭手段,他只相信實力,相信手裡的軍事力量,而且,歷史上的袁世凱沒有把國會放在眼裡,這位袁大總統也同樣相信實力。
兩個相信實力的軍事強人分據南北,進行著明爭暗鬥,只有那些實力弱小的政治力量才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向非軍事道路,於是,這個聯合政黨被組建起來,試圖在南北均勢尚未被破壞之前在國會上擁有足夠的發言權。
出於自己的戰略考慮,趙北對於這個聯合政黨採取支援立場,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軍事鬥爭手段,軍事鬥爭,依然是他奪取全國權力的主要手段。
經過前段時間的明暗鬥爭,袁世凱已經領教了趙北的手段,而趙北也透過試探摸清楚了袁世凱的底細。
現在的袁世凱,實力有限,趙北如果能夠集中力量對其麾下的北洋軍進行一次毀滅性的軍事打擊的話,未必沒有贏的可能,但是也必須付出較大代價,甚至可能兩敗俱傷,讓其它勢力趁虛而入。
趙北也可以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佔據西南半壁,發展工業,增強軍隊實力,穩固後方根據地,依靠新興力量那種勃勃生氣,在與袁世凱的低強度鬥爭中逐漸耗幹對方力量,然後揮師北伐,畢其功於一役,用較小的代價和較長的時間完成控制全國權力的目標。
一個是短期戰略,一個是長期戰略,到底該採取哪一個戰略,這要看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而定,如果形勢允許的話,長期戰略可以立即更改為短期戰略。
問題的關鍵在於,趙北可以利用休養生息政策增強實力,而袁世凱恐怕也不會閒著,共和軍力量增強的同時,北洋軍的力量也在增強,所以,如何在限制袁世凱力量的同時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是擺在趙北面前的一個難題。
按照趙北的戰略計劃,奪取全國權力的時間最好能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那樣的話,他就能夠充分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中國創造一個發展工業的好機會,利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機會扶持本國的實業團體。而且,如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奪取全國權力的話,由於歐洲列強尚未捲入戰爭,能夠在遠東抗衡日本勢力,那麼,趙北的奪權過程就不大可能遭到來自日本方面的干擾,而歐洲列強又會因為歐洲局勢緊張也不可能對趙北採取果斷行動,所以,這應該是趙北奪權的上策。
但是如果袁世凱的實力過於雄厚的話,那麼趙北奪取全國權力的時間將不得不推遲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不可能再關注遠東的機會,與袁世凱尋求戰略決戰,一舉打垮北洋軍。但是如果選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