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飄揚,軍樂隊站在花坊邊列隊,跟著指揮的節奏演奏著鏗鏘的外國軍樂。

在這喧鬧的氣氛中,一艘懸掛著五色旗的客船緩緩靠上了碼頭,碼頭上等候已久的人們紛紛翹首張望,不少人甚至還向前擠了過去,不過很快就被維持秩序的軍警拿木棒趕了回去,碼頭上一時有些混亂。

一艘拖船“吭哧吭哧”的靠上客船,將這艘已停機的客船推上碼頭棧橋,客船不緊不慢的下了錨,水手船員們麻利的將纜繩拋上岸並繫牢,然後一聲哨響,跳板搭上了棧橋。

等在棧橋下的縉紳代表、頭面人物紛紛迎了上去,站在花坊前向客船的甲板上張望,不多時就看見幾人魚貫離開客艙,走上跳板,為首一人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一身筆挺的深色洋裝,頭戴窄邊禮帽,腳下的那雙黑色皮鞋擦得鋥亮。

“是陶先生!”

“應該稱‘陶領袖’才是。”

“人家是‘國民黨’的領袖,叫‘黨魁’更合適些。”

“非也,非也。聽說他們這個黨派實行‘總理制’,得叫‘陶總理’。”

等候在棧橋下的人已看清對方的相貌,只不過卻在如何稱呼對方的問題上仍存在分歧,而且他們確實也不能肯定那個正向他們走來的洋裝男子到底是否就是那位陶先生。

陶先生就是陶成章,光復會的會長,今日眾人要迎接的貴客就是他。

同盟會與光復會在清室退位讓國之後就開始了合併的談判,準備聯合組成一個大黨,以便在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中擊敗其它黨派,掌握國會多數,並藉以組成實際上的政黨責任內閣。

不過由於在黨魁的人選問題上遲遲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所以這同盟會與光復會的合併談判一直拖延到“湘黔事變”時仍未結束,直到湘黔事變爆發,討逆軍組建,討逆軍總司令趙振華拍發全國通電,再次立場鮮明的支援陶成章出任這個聯合大黨的黨魁,這兩黨合併的事情才算是取得突破性進展,隨後河南的奮進會、江西的閻錫山、湖南的龔春臺、北洋的唐紹儀也分別以團體或個人名義拍發通電,宣佈支援陶成章出任黨魁之職,與此同時,同盟會領袖孫文宣佈退出黨魁競選,並離開國內,到南洋籌款去了。

至此,陶成章的黨魁地位已基本穩固,剩下的就是走個推選程式,毫無意外的以絕對優勢被推舉為這個新的聯合政黨的黨魁。

這個聯合政黨叫做“中國國民黨”,實行黨務總理制,下設十位幹事長,組成黨務會議,與黨魁一同對重大事務做出決策。

這個聯合政黨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參加國會選舉,為此不惜修改綱領,拉攏各省立憲派、革命派、自由派、虛無派所組成的小黨,用壓倒性的人數優勢爭取國會多數議席,用於牽制民國大總統的權力。

不過隨著湘黔事變的爆發,南方革命黨同仇敵愾的鬥志讓所有的黨員都意識到,或許,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和正式大總統選舉都可以成為這個聯合政黨的用武之地,佔據國會多數議席固然令人滿意,可是如果趁機將“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攆下臺去,那麼,在正式大總統的選舉中,革命黨人未必不能勝出。

看到了這一點,國民黨決定正式提名陶成章為本黨唯一“正式大總統”候選人,作為袁世凱的競選對手參加正式大總統選舉。

如果國民黨既能控制國會也能控制總統府的話,那麼全國的權力就掌握在其手裡了。

為了在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中立於不敗之地,陶成章決定率領政黨代表團巡遊南北各省,既是為了宣傳這個國民黨的主張,也是為了進一步穩固黨魁的地位,並與各地實力派人物聯絡感情。

作為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上海正是陶成章巡遊演講的第一站,為了歡迎這位“中華第一大黨”的領袖,同時也是為了儘快確立議會政治,統一全國政令,上海周遍工商各界普遍推舉代表,到碼頭歡迎陶先生的蒞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歡迎儀式的規模遠超當初同盟會領袖孫先生歸國時的那次歡迎儀式,不僅華界代表眾多,就連上海外國租界也派來了代表,甚至連袁大總統也派出了特使,站在招商局碼頭上恭迎陶先生。

用租界洋文報紙的話來講,這碼頭上那就是“盛況空前”。

在眾多的歡迎者中,李燮和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因為他的身份非同尋常,他不僅是原光復會的高階幹部,現在也兼著“黨務會議幹事長”的職務,在黨內的地位僅次於陶成章。

這個聯合政黨共設十位幹事長,同盟會、光復會各佔其三,另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