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秀才打扮的人走後,那賣紙菸的小販遊遊逛逛又在小巷附近轉了幾圈,來回張望了許久,這才收了攤,背起煙盒向城北走去,進了間騾馬店,向夥計問明茅房所在,便提著煙盒趕去茅房。

進了茅房之後,小販迅速開啟裝滿紙菸的木盒,放在地上,在紙菸裡摸來摸去,最後摸出一個一寸長的小紙卷,將那紙卷匆匆展開,卻見那上頭寫著一行小字:

“速拍電報回總號,告訴掌櫃:曼佗羅已修剪,一切順利,勿慮。鐵橋。”

小販將這紙條上的內容默唸幾遍,將其記住,然後將紙條撕得粉碎,投進茅坑之中,隨後背起裝著紙菸的木盒,匆匆離開了騾馬店,徑往北京電報局走去。

第272章 吳師長(上)

悶熱,灌進車廂的風都是熱的,幾乎連汗都帶不走,耳朵裡除了那“咣啷咣啷”的車輪與鐵軌的撞擊聲,也幾乎聽不見別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除了人身上的汗臭味之外,剩下的就是那角落裡馬桶散發出的陣陣臭氣。

悶罐子車廂裡滿滿當當塞著一車廂的軍人,土黃軍裝,鑲金邊的大簷帽,以及那腳上的牛皮軍靴,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北洋軍的官兵。

作為北洋軍官兵的一員,吳佩孚就側身於這節悶罐子車廂裡,由於悶熱難當,像其他人一樣,他也將那身土黃的軍上衣脫了下去,並將大簷帽拿在手裡,當成扇子使用,不過這點微風確實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僅僅只能給吳佩孚一些心理安慰而已。

作為新任北洋第九師的代理師長,吳佩孚完全有資格乘坐一輛寬敞舒適、明亮涼爽的花車,但是他最終選擇了這節悶罐子車廂作為此次旅行的交通工具,這倒並不完全是做作,所謂“上下同欲者勝”,自古帶兵最忌諱的就是軍中苦樂不均,苦樂不均就無法做到上下同欲,上下不能同欲,就不能百戰不殆,吳佩孚之所以乘坐這輛悶罐子車廂,固然有向袁世凱表明心跡的意圖,但更主要的還是為了給手下軍官做出表率,為將北洋第九師打造成為北洋軍中的佼佼者而身體力行。

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既然能跟士兵在一口鍋裡攪馬勺,那麼,這第九師的吳師長當然也可以在這臭哄哄的悶罐子車廂裡和士兵們使用同一只馬桶。

師長帶頭坐悶罐子車廂,底下的軍官、參謀們自然也不好搞特殊待遇,也只能有樣學樣,和士兵們擠在車廂裡忍受旅途的煎熬,如此一來,這趟軍列竟無一節旅客車廂,幾十節車廂全都是清一色的悶罐子車廂,只有最後的那輛守車稍微舒服點,可是卻沒有一個軍官敢坐。

北洋第九師是奉命南下河南增援的,目的地是河南鄭州。

湘黔事變之後,南方的實力派在調兵遣將,北洋自然也不能無動於衷,沿著京漢鐵路擺下重兵,取得就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

其實第九師並不能算完全的新建部隊,這個師實際上是以原清軍禁衛軍的一個漢人步兵標為基礎擴充而來,各部隊裡混雜了不少由原北洋新軍中抽調的精銳,所以,這個師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吳佩孚是幸運的,第九師的師長原本內定的是段祺瑞的小舅子吳光新,但是由於吳光新還不到三十歲,太年輕,所以最終只當上了旅長,袁世凱到底還是更相信秀才出身的吳佩孚,這固然是因為吳佩孚年長的緣故,更是一種平衡之策。

自從北洋軍擴充以來,“北洋之虎”段祺瑞的勢力增長的太猛,有必要平衡一下,所以,不屬於段系的吳佩孚被袁世凱提拔上來,此次奉命南下增援,也是考驗一下這位吳師長的能力,如果能力不足的話,還是要撤辦的,畢竟,盯著第九師師長位置的大有人在,那位“北洋之狗”馮國璋也不是省油的燈,座下的親信中也不乏軍事幹才,馮系力量也在趁著北洋軍擴充的機會發展著自己的勢力,吳佩孚當上第九師代理師長後,馮國璋更以當年任保定將弁學堂總辦時的“師生情分”極盡拉攏之能事。

不過吳佩孚明智的與馮國璋保持著距離,因為他知道,北洋集團現在的當家人是袁世凱,不是馮國璋馮老師。

為了向袁大總統證明自己的能力,吳佩孚可算是挖空心思表現自己,不僅親自率領先頭部隊走在最前頭,而且拒絕乘坐馮國璋為他準備的花車,此舉果然深得袁世凱之心,這趟軍列路過彰德府的時候,袁世凱還親自拍發電報慰問,並對吳佩孚“以身作則”大加讚賞,贊他是“北洋健將”,要北洋上下以吳師長為楷模,“以刻苦堅韌之心建百戰不殆之師”。

袁大總統百忙之中抽空專門拍發嘉獎電,此舉令吳佩孚感激涕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