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夫帶著幾人在前開道,特戰營營長朱大牛緊隨趙北行動,充當貼身盾牌。

這裡離富順縣城不遠,站在山腰就能望見城牆,山頂有座火神廟,供奉著火神爺。那火神廟不僅是鹽業工人的精神寄託,更是當地鹽業行會所在,川鹽是煮鹽法制鹽,當地又多火井,利用火井煮鹽成本低廉,足以與海鹽進行價格戰,所謂“火井”其實就是天然氣井,這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對於這個時代的鹽工來說既是帶來生路的手段也是將人送入鬼門關的兇器,一個不慎就是井毀人亡的慘事,所以,這火神廟的香火一向鼎盛,誰也不敢輕慢了那縹緲無蹤的命運。

前些時候川中戰局正酣,富順一帶的鹽業生產凋敝了一段日子,再加上長江航道幾近斷絕,川鹽銷路不暢,各鹽場、鹽井紛紛封灶熄火,鹽工大多失業在家,無事可做,這火神廟裡的香火也就更加旺盛起來,鹽工們扶老攜幼從各處趕來,從山腳開始就捧著線香,幾乎是一步一磕頭的挪上山頂,虔誠幾近痴狂,山雞、豬頭、細面、白米……這些連人都捨不得吃的好東西也都一股腦兒的往廟裡搬,不為別的,就為祈求世道太平,鹽井豐收。

從山腳一路走來,總司令一行人幾乎是在眾人的白眼中走上來的,在鹽工們看來,上山的人不磕頭也就罷了,可竟然連香也不帶捧的,這種人不被當場扔下山去,就已經是高抬貴手了當然,趙北得感謝身邊的那群衛兵,沒有他們那拳大臂粗、身高體壯的架勢,恐怕他一個穿越過來的小職員早就被這群愚夫蒙婦給扔下山了。

第213章 鹽政變局

在眾人的白眼中,總司令帶著部下好不容易上了半山腰,在一塊峭壁前站定,仰頭一望,那火神廟還高高在上,煙霧繚繞,鑼剎聲聲,和那光禿禿的山坡一比,倒真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

“唉!這山上就只剩下草了,連一棵樹都看不見。這麼大的太陽,連塊遮蔭的地方都找不到。”

張激揚在一旁嘆了一聲,他是死皮賴臉的跟來的,說是要保護總司令,可實際上誰都知道,他是想跟著一起遊玩,而且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時政宣講隊的女宣講員,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他是想假公濟私了。

對於張激揚的心思,趙北看得清楚,但也沒有點破,畢竟,有一個活潑靚麗的少女陪同,這旅途也增加了一點秀色,“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雖然那女宣講員做丫鬟打扮,未施朱粉,不過倒也養眼,正好做他“趙掌櫃”的貼身丫鬟,再說了,時政宣講隊就是聯絡社會底層的重要紐帶,多出來走走也是有好處的。

“環境保護意識太差!”

趙北哼了哼,說出個新鮮詞。其實自從進了富順縣境,他就看到了那江岸上光禿禿的山,為了煮鹽,這裡的居民已經將附近的林木資源充分利用了數百年,不惟富順一縣是如此,這遠近的各鄉各縣大抵都是相同景象,植被稀疏,荒山禿嶺,一派黃土高原模樣。

火井雖好,但不是到處都有,而且火井有旺有欠,氣足火旺的井固然用不著柴薪,但那些氣欠火弱的井卻要和著柴火燒,不然的話煮鹽效率太差,火井如此,更別提那些沒有火井可用的鹽場了,如此一來,鹽商自然將附近的林木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幾百年下來,硬生生將川南山地變成了黃土高坡,一到雨天,不是滿地泥漿就是山洪爆發,肥得是少數鹽商,卻苦了闔縣百姓。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錫良督川時就大肆徵收林捐,趙爾巽督川之後更是鼓勵百姓植樹造林,只是見效不大,在這樣一個瞞上欺下的時代,再好的政策也會變成蠹吏斂財的手段,趙爾巽再精明,也鬥不過那幫財迷心竅的官員和鹽商。

“以後不能再煮鹽了,這井鹽的開採方法要改改,而且用火煮的辦法效率太低。”趙北接著說道。

張激揚和朱大牛都有些奇怪,這井鹽不用火煮,難道還有別的辦法能將鹹鹽從滷水裡淘出來?難道是像海鹽一樣鋪場曬?

兩人沒問,趙北也沒解釋,只是望著那滿目荒涼連連嘆息,這個時代,人心不古,都想著給自己撈好處,公益事業卻無人關心,或許這也是末世的特徵之一吧。

“繼續走吧,站在這裡也是曬太陽,到了山頂說不定能進廟裡歇歇。”趙北舉起手裡的那根文明棍,向山頂指了指。

但眾人到了山頂,卻發現根本進不了火神廟,由於進香的香客太多,那火神廟前站得是人山人海,許多進不了廟裡的香客甚至就在廟外頭磕頭燒香,只有那些抬著豬頭、山雞的香客才有資格另排一隊,由廟祝引導進廟。

“早知道,咱們也抬個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