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所有民股款項的去向和下落,還川路股民一個公道。

這路款顯然是指川漢鐵路的民間股銀。

當年清廷為了修建川漢鐵路,在四川省內大肆募集民間股份,由於許諾完全“商辦”,因此募股比較順利,到“戊申革命”爆發前為止,一共募集了一千多萬兩白銀的民股,這些從民間募集的股銀全部存在成都的官錢局,指定用途只能用在鐵路修建上,但是現在,共和軍光復成都之後,雖然在第一時間接管了官錢局,並抄了趙爾巽的家,一些鐵路公司的高階職員也已控制,但是經過初步的清查,發現川漢鐵路股款現在只剩下了五百多萬兩,近一半的款項去向不明,而這筆錢名義上是由四川總督親自掌握,所以,在這件事上,偽清前任川督錫良和現任川督趙爾巽都脫不了干係。

錫良現在是滿清雲貴總督,正在指揮軍隊對抗建國軍南征部隊,四川商民暫時拿他沒有辦法,那麼,只有將矛頭對準趙爾巽了。

第195章 路款虧空案(下)

從民間籌集的一千多萬兩白銀的路款,到了現在,居然只剩下不到六百萬兩,其它的銀子去向不明,誰也說不清楚它們的下落。

或許是被人挪用了,或許是被人貪墨了,無論是挪用還是貪墨,這都可以用一個專用名詞來稱呼。

這叫“虧空”。

其實這種事情在前清時候完全是官場裡的正常現象,幾乎每一個新任官員上任都會從前任官員手裡接下一筆“虧空”,當年袁世凱就任北洋大臣的時候,也從前任手裡接過同樣的虧空,那虧空還是從李鴻章時代傳承下來的,一直沒有補齊,後來袁世凱到京城入軍機,北洋大臣由楊士驤接任,這筆虧空就落到了楊大人肩上,如果沒有爆發“戊申革命”的話,這筆虧空或許就會這麼一任一任的轉交下去,直到朝廷下決心整治時,或許會想辦法補齊的,至於是百姓補還是官員補,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和稟性了,當年雍正皇帝清理地方虧空就是命官員補齊的,結果上諭一出,不知逼死了多少清官、貪官。

“戊申革命”爆發後,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地方官員宣佈“中立”,與這地方的虧空多多少少都有些關係,有些所謂的“虧空”根本就是花帳,府庫裡有這些銀子,但是帳薄上沒有,革命既起,局勢混亂,不知多少大官小官都盯著各地的府庫流口水呢,他們巴望著朝廷完蛋,一旦朝廷完蛋,那麼這府庫裡到底存著多少官銀,就不會有人來追查了,到時候眾人一瓜分,再將帳薄一毀,即便新朝鼎興,這筆爛帳也絕對查不清楚,至於歷年的虧空,也是一同煙消雲散,化做那洋場上的紙醉金迷了。

牆倒眾人推,革命軍的槍炮將滿清王朝送進了棺材,而這個王朝的官吏們也趁機給棺材加了蓋,並在神位上寫下“大清國”的字樣,隨後急不可耐的參與了對這個王朝遺產的瓜分。

錫良和趙爾巽是否也參與了這個遺產的瓜分儀式呢?

“這個趙爾巽,倒是很有手段麼,一口氣吞了五百萬兩銀子,嘖嘖,快趕得上北洋軍四個鎮一年的經費了。”

段芝貴最後一個看完電報譯稿,卻是第一個對路款虧空案進行評論的人。

“話不能這麼講。這些銀子未必都是趙爾巽吞下去的,錫良督川的時候,這虧空就已開始了,不然的話,後來為何要修改鐵路公司章程?那時候還是官督商辦呢。”

“錫良想吞也吞不了多少,這大頭只怕還是趙爾巽吞的。”

“吞或許是吞了,但未必是放進自己腰包了,別忘了,這打仗也是要花錢的,川軍擴充了那麼多人,槍械、被服、犒賞、軍餉,哪一樣不需銀子?”

“趙爾巽也是傻子,當初若是拿著這筆路款跑路,無論是去外國還是去租界,光是利息就能吃上幾輩子了,他這是死腦筋!”

“人說趙爾巽愚忠,以前我不信,現下信了。”

“這叫什麼話?感情川漢路款裡沒有你的銀子?那都是四川百姓的民脂民膏!趙爾巽愚忠不愚忠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事棘手得很,現在川民群情洶洶,處置不慎的話就是民變!百姓不管你是帝制還是共和,百姓只看重自己的銀子,黑了人家的銀子,人家非跟你拼命不可!”

會議室裡頓時議論紛紛,雖然眾人都是小聲說話,可袁世凱耳朵沒毛病,這些話也都聽得清楚。

“夠了!”

袁世凱呵斥一聲,眾人這才散了,各自落座。

蔡廷干將電報譯稿放回書桌,也不敢說話,退到一邊,垂手而立。

“川民藉口路款的事情鬧事,這就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