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川島浪速已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掌握了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與滿清官場的一些大人物也過從甚密,滿清倒臺之後,此人並沒有因為善耆等王公大臣的失勢而改變對他們的策略,不僅繼續予以拉攏,而且還趁此機會與肅親王善耆拜了把子,完全取得了善耆的信任,雙方稱兄道弟,打得火熱。
“蘄州事變”之後,因為共和軍的強硬反日立場,日本政府和軍部都很惱火,但是由於在對華政策上分歧重重,再加上對歐美列強的顧忌,日本政府不同意軍部採取行動,無奈之下,日本軍部只好再次祭出“在野力量”這個法寶,指使黑龍會採取行動,給滿清復辟派以行動支援,就像當年他們“支援”革命黨那樣。
見小恭王溥偉不放心那幾個看守“肉票”的混混兒,似有滅口的打算,川島浪速搖了搖頭,說道:“王爺不必擔心,這些人跟隨在下多年,都是可以信賴的。反倒是王爺帶來的那些東北馬賊,在下擔心他們口風不嚴,會損害日本租界的形象。”
“這個你也不必擔心,‘長山好’、‘高鼻鷹’都是旗人,他們的杆子都是忠於咱們大清國的,對於這些忠義之士,還需用人不疑。”
小恭王溥偉有些不以為然,話鋒一轉,又道:“當然,此次復國壯舉,僅靠這些江湖人士成不了事,關外八旗還是離不開貴國政府的鼎力支援的。”
但川島浪速卻說道:“王爺誤會了。在大清國復辟的問題上,我國政府目前絕不會插手,現在只是一些民間人士在為王爺奔走,畢竟,我國政府已準備與共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確實不宜再支援大清國的復國事業,至少現在不行。”
這話說得半真半假,實際上,由於“蘄州事變”的發生,日本國內在對華政策的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分歧,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認為應該全力支援袁世凱政府,透過袁世凱擴大日本在華利益,但以山縣有朋為主導的軍部勢力則認為目前應該採取觀望立場,在袁世凱採取“有效手段”消滅堅持反日立場的共和軍勢力之前,日本有必要繼續對滿清復辟派給予支援,如果國際局勢發生有利於日本的變化,那麼也不排除在滿洲地區扶持一個親日傀儡政權,日本軍部甚至為此向內閣遞交了一分備忘錄,在備忘錄裡,連這個傀儡政權的國號都擬好了,就叫“滿洲國”。
軍部的狂妄計劃讓伊藤博文等“憲政派”人物很是不滿,他們透過各種渠道向元老和內閣施加強大壓力,現在的日本政府鬥爭之激烈,不比四川省內的鬥爭輕鬆,作為對憲政派的反擊,日本軍部決定私下給予滿清復辟派支援,這才有了關東州都督大島義昌會見溥偉、善耆等滿清遺老遺少的舉動,也正是由於同樣的原因,雖然溥偉、善耆等人在朝鮮統監府住了多日,卻連日本朝鮮統監伊藤博文的面也沒見著。
說到底,日本政界也是在賭,只不過在賭注該放在哪一邊的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但這並不妨礙川島浪速這樣的人採取行動,“黑龍會”本身就是日本軍部的馬前卒,同時也與日本政界保持著密切聯絡,對於日本政府和軍部而言,這是一個趁手的工具,只要不會傷著自己,那麼就讓它去行動吧。
“可是,貴國的大島將軍是明確支援我們復國的。”小恭王溥偉顯然弄不清楚日本軍部在現在的日本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那只是將軍閣下自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我國政府的立場。不過請王爺放心,只要我們能夠在行動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國政府未必不能改變現在的立場,關鍵要看實際行動,如果王爺的復國行動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日本政府裡的軟弱派就不會轉變立場。”
川島浪速說到這裡,話鋒一轉,說道:“有一件事在下不是很明白,還請王爺解惑。”
“什麼事不明白?”
“關於王爺命令奕劻向袁世凱捐助軍餉的事情,此舉實在是高深莫測,在下想不明白。如果說王爺是想將趙爾豐拉入我們的陣營的話,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啊。根據剛才從領事館得到的訊息,四川的革命派已經拍發通電,明確反對袁世凱對趙爾豐‘川西都督’的任命,如果趙爾豐不能出任川西都督的話,那麼王爺命令奕劻捐助的那些軍餉不是統統化為泡影了麼?而袁世凱卻可以藉此維持他的北洋軍。”
“哈哈!想不明白才對了,要是人人都想得明白,我又何必行此險招?其實這事我也是臨時起意,順手牽羊而已。”
溥偉得意的笑了起來,把玩著拇指上的扳指,幽幽說道:“袁世凱現在為軍費的事情發愁,奕劻那老賊跟他是多年交情,此時‘雪中送炭’,袁世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