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非常妥帖,趙北可以放心的在前線逗留,至於到底什麼時候回京,他現在還沒拿定主意,因為他還在等一封電報,那封電報是楊度拍過來的。

楊度現在既不在北京,也不在蓋平,而在瀋陽,他是與趙北一同離開北京的,但是到錦州之後,他並沒有逗留,而是乘火車直接趕去了瀋陽,其目的主要有兩個:其一,為總統訓政的事情奔走,在東北地區整頓訓政促進會,將訓政之風吹到東三省;其二,作為總統全權代表,在瀋陽與俄國領事和外交特使進行會談,討論北滿地區治安形勢,現在歐洲局勢緊張,一旦爆發戰爭,俄國肯定會從遠東抽調兵力增援歐洲戰場,屆時,北滿的治安情況就不容樂觀了,中樞這是未雨綢繆,但是未必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際形勢,現在也基本上都在趙北掌握之中,這個優勢無人可比,並使趙北佔盡先機。

楊度的電報今天沒有過來,不過出乎趙北預料的是,海軍部在當天深夜拍來了一封電報,這讓趙北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命令海軍部,按照一號方案行動。”

趙北的回電很簡單,對於具體的行動細節,他確實沒有必要時刻關注,只要海軍部能夠認真貫徹執行預先制訂的作戰方案,那麼一切就都在掌握之中。

第711章 一號方案

海風輕柔,海浪細碎。

此刻的太平洋確實名副其實,太太平平,風平浪靜,就好象是一口池塘,並不是那種風濤險惡的地方。

但是這只是假象,只有經歷過太平洋驚濤駭浪的海員才明白,所謂“太平洋”,不過只是古代水手祈禱航行安全的心理安慰而已,太平洋不怒則已,一旦暴怒起來,風濤之險惡、航行之危險,並不比大西洋差到哪裡去,太平洋與大西洋交匯之處的合恩角更是號稱“船員的墳墓”,從那裡行船,一向被海員們視為畏途,即使在蒸汽鐵甲的現代,合恩角也是輪船航行的險地。

從合恩角走,不僅航程危險,而且路途遙遠,在經濟上很不划算,也正因此,當蘇伊士運河修建完成之後,立刻有人打起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意。

最先注意到巴拿馬運河價值的是英國和法國公司,但是最後拿到運河修建合同的卻是美國人,這不僅是財力的較量,更是一系列國際政治鬥爭的結果,對於視南美洲為後院的美國政府而言,巴拿馬運河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必須靠邊站。

經過多年努力,巴拿馬運河實際上在1914年年初就已經修建完畢了,並且也試航完成,但是這條運河並沒有立即啟用,直到中日戰爭突然爆發,巴拿馬運河才終於宣告正式通航,而且,也正是透過這條運河,中國的兩艘襲擊艦才得以避開合恩角航線,以最快的速度由大西洋駛入太平洋。

美國政府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它的立場,在遠東的這場區域性戰爭中,美國政府是完全偏向於中國一邊的,為了給中國的這兩艘襲擊艦透過巴拿馬運河開綠燈,美國政府甚至將運河通航日期提前,而且為了保證安全,美國政府甚至派了兩艘戰列艦為中國的那兩艘襲擊艦“送行”。

就連白痴也能看明白美國政府的立場,也正因此,在得知中國的兩艘襲擊艦已經透過巴拿馬運河之後,日本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了非正式的外交抗議,但是美國政府卻以“巴拿馬運河公司的商業行為”為託詞,輕輕鬆鬆的將皮球給踢了回去。

無論日本政府如何惱火,事實已無法改變,就在現在的太平洋上的某處,兩艘中國的大型襲擊艦正向著西方全速航行,這對於日本的海防安全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只要這兩艘襲擊艦還在太平洋上晃悠,日本政府就寢食不安。

這兩艘中國的大型襲擊艦就是“綠林”號和“赤眉”號,它們是同型姊妹艦,由美國造船廠建造,標準排水量均為一萬五千噸,主要武備為280毫米艦炮六門,分別安裝在三座雙聯裝炮塔裡,前一後二,可以同時朝向艦體一側開火射擊,火力不可謂不強大,雖然比起這個時代的多數戰列艦來,裝甲和火力仍稍嫌不足,但是考慮到它們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與敵方主力艦隊進行艦隊決戰,那麼,適當的減少火力和裝甲可以提高航速,並增加航程,這能保證它們很好的完成遠洋襲擊任務。

為了保證航速和航程,“綠林”級襲擊艦不僅採用了飛剪型艦艏,而且動力系統採用重油、煤炭混燒鍋爐,其中的一半鍋爐以重油為燃料,這不僅能增加航程,而且方便海上補給,如果需要的話,“綠林”級襲擊艦可以率領一支補給船隊,進行遠距離、長時間的遠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