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蘇聯,雖然波蘭、挪威等歐洲小國也是這個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字國,但是這些國家要麼已經被德國控制,要麼被德國的軍事勝利嚇得不敢動彈,在這種情況之下,《倫敦共同防禦條約》基本上就只能依靠英國和蘇聯苦苦支撐,再加上一個站在後頭的美國,但是即使如此,英國的戰略頹勢已無法扭轉,英國政府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將首都遷往加拿大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蘇聯政府或許是看到了德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但是更可能的原因是擔心遭到德國、中國的兩面夾擊,於是,蘇聯政府或許認為可以改變敵視德國的政策,與德國和平相處,而共同進攻波蘭或許可以看作是雙方友好合作的一個典範,畢竟,在幾年之前,蘇聯與德國的關係還是相當密切的,蘇聯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糧食和石油,而德國則協助蘇聯改進那些陳舊的空軍裝備。

蘇聯政府未必是真心與德國和解,這或許只是緩兵之計,蘇聯確實需要備戰的時間,伊朗軍事政變事件引起亞洲各國普遍敵視,這直接打亂了蘇聯的備戰計劃,讓蘇聯政府一時手忙腳亂起來,在這種情況之下,蘇聯選擇與德國暫時和解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納粹德國也在向蘇聯展示其“和平誠意”,一方面停止了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拉攏,另一方面則加緊對英國實施空襲,並揚言派遣陸軍登陸英國本土,這也是在告訴蘇聯,德國沒有入侵蘇聯的計劃,德國的目標就在西歐,德國甚至沒有染指東歐的企圖。

一個不願打無準備之仗,一個口蜜腹劍,蘇聯與德國或許就是這麼勾搭上的。

張宜武認為他的這個分析相當靠譜,剩下的就要看蘇聯和德國在近期之內是否會簽訂和平相處的條約了,不過同時,張宜武也覺得蘇聯政府背棄盟友的行為太不地道,而德國也未必值得信任,這兩個居心叵測的國家能否保持長久和平,確實值得懷疑。

蘇聯是擔心遭到德國、中國兩面夾擊,所以選擇與德國和解,但是納粹德國呢?納粹德國又是出於什麼原因而與蘇聯合作進攻波蘭呢?張宜武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德國正急著橫掃東南歐,目前東南歐地區的局勢確實非常值得德國冒險。

就在前段時間,南斯拉夫王國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親德國的攝政王被政變集團逮捕,這使南斯拉夫陷入混亂,德國政府擔心親英派掌握南斯拉夫政府,也擔心義大利從中漁利,在這種背景之下,如果換了張宜武是德國政府首腦的話,他也會選擇立刻進攻南斯拉夫的,如果控制了南斯拉夫,不僅可以將義大利排擠出東南歐,而且還可以促使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集團。

張宜武越想越覺得他的分析是正確的,接下來就看局勢是否按照他的推測發展了,不過他站在電視機前分析的這片刻工夫,那架從檀香山過來的飛機已經在機場跑道上降落了,想起小舅子夫婦或許正在走下飛機,張宜武這才結束了他的國際形勢分析,匆匆趕去接他的那位小舅子。

張宜武的小舅子就是季良才,他是陸軍中將季雨霖的最小的兒子,與張宜武一樣,也參加過“亞洲解放之戰”,而且在戰爭期間立下一件奇功,他指揮他的一個坦克偵察連擊沉了一艘英國驅逐艦,這個戰績是那樣的耀眼,一下子就使季良才成了中國陸軍裝甲部隊裡的明星,不僅這軍銜跳到了少校,而且還使季良才成了裝甲兵的形象代言人,實際上,季良才的那位新婚夫人就是一位採訪過他的報社女記者。

不過,身為季大英雄的姐夫,張宜武可是很清楚坦克大戰驅逐艦的真相,如果不是當時那艘英國驅逐艦被空軍轟炸機炸傷的話,季良才是不可能得到攻擊它的機會的,應該說,季良才的戰功中有空軍的一半功勞,只不過是出於宣傳的需要,軍方宣傳部門才刻意省略了空軍的作用,結果這功勞就都成了季良才的了。

既然是中國裝甲兵的形象代言人,那麼季良才就沒少上報紙和電視,這曝光率太高也有些麻煩,為了避免被過於熱情的青年包圍索要簽名,季良才特意戴了頂很大的遮陽帽,並將帽簷壓得很低,這樣一來,張宜武好不容易才在人群裡找到他。

不過張宜武顯然對小舅子的奇特打扮不感興趣,見了面之後,就將一封電報交給了季良才。

“這是老泰山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你仔細看看。”

“什麼?立即回部隊?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姐夫。即使是部隊叫我回去,也不該老爺子直接向我下達命令啊。”

季良才吃了一驚,然後抬起頭看了眼姐夫。

“跟你開什麼玩笑?這就是老爺子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而且叮囑過,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