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為黎元洪披上一件呢子大衣,然後詢問。
“現在幾點了?”黎元洪問道。
“凌晨兩點鐘。”侍從回答。
“那就不睡了,你給我拿些紅茶來。順便,再把昨天晚上外務部送來的那些檔案拿到書房去。”黎元洪說道。
“是,總統先生。”
侍從點了點頭,立刻退出臥室,並叫來另外幾名男女侍從,守在臥室內外,聽候黎元洪的吩咐。
紅茶很快送到了黎元洪的手上,不過他並沒有立即趕去書房處理公文,而是捧著這杯熱乎乎的紅茶,在臥室裡來回踱著步子,思考著目前的國家局勢。
“多事之秋啊。”
這恐怕是黎元洪對目前國家局勢的最真實看法,身為民國總統,掌握的資訊遠比普通國民多,沒有人比黎元洪更清楚目前國家所面臨的危急形勢,表面上看,新一輪的經濟衰退似乎只是重複去年的經濟頹勢,但是黎元洪卻很清楚,這一輪的經濟衰退遠比報紙上報道出來的更為猛烈,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所積累下來的一些問題集中爆發出來,雖然在經濟危機中,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遭遇到了危機,但是相比之下,窮人的日子更為艱難,在這種情況之下,“革命”的叫喊可不止是一些記者的擔心,而是事實,現在擺在政府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等社會底層發起革命,要麼由政府出面主持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
相比革命,改良所帶來的破壞很小,但是改良的難度卻比革命高,畢竟,破壞總比建設容易,改良的實質就是在兩個對立的社會集團之間尋求平衡點,但是這個平衡點卻不好把握,能夠實現改良的社會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中樞政府。
雖然對趙北存在少許敵意,可是黎元洪也不得不承認,趙北關於“社會革命”的理論是有些道理的,人類社會本來就是在自身的革命中尋求進步的道路,這不以任何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