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想到上次汪兆銘遇刺案之後一系列的突發事件,張謇突然一陣後怕,他認為自己已看明白了這個考察隊背後的玄機。

總統之所以這麼安排,這或許就是一個無聲的警告,就像上次的“國民同盟大逮捕事件”一樣,這是提醒國民同盟適可而止,不然,總統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那麼客氣了。

想到這裡,張謇匆匆離開總統府,他決定立即召開國民同盟會議,警告盟員,非常時刻,千萬謹慎,現在這種時候,以觀望為上策,避免上次“國民同盟大逮捕”重演,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下屆總統選舉開始之後,只要國民同盟能夠堅持到那時,那麼,這政局未必不能扳過來。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天真,不過這恐怕是國民同盟唯一的選擇,或許王國維說得有道理,掌握兵權印把子的人沒有幾個好說話的,政治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之上的。

第579章 公元1914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又是一年多過去了,現在是公元1914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節,再過幾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瞭。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中國的工業建設一刻也沒有鬆懈下來,而且隨著德國對華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工業建設成就非常引人注目,雖然中國的中樞政府始終對具體的工業建設成就資料保持著緘默,但是根據新聞界自行統計出的資料,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與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比起來,這確實可以稱之為“經濟奇蹟”。

當然,中國的工業底子單薄,人才匱乏,再加上傳統經濟力量的干擾,目前的社會形勢下,工業發展速度確實已很難再有提高,國民的消費能力已趨飽和,除非能夠進一步提高佔國民多數的農民的收入,否則的話,這個國家的經濟將很快失去前幾年的那種活力。

也正因此,中樞政府制訂的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現在仍未完成,不過總體而言,一個基本的工業體系確實已建立起來,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是比較協調的,而且因為德國的援助,重工業發展速度尤其迅速,其中尤以鋼鐵工業最為引人注目,原來的那個大型鋼鐵、煤炭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已發展為遠東地區第二大規模的鋼鐵企業,僅次於日本的八幡制鐵所,去年全年總共生產鋼材近二十萬噸,作為對比,德國去年的全國鋼材總產量是一千三百萬噸。

除漢冶萍之外,四川重慶鋼鐵廠、遼寧本溪鋼鐵廠也已建成投產,雖然規模、產量遠不如漢冶萍,但是這些鋼鐵廠的存在,確實極大的改變了中國的重工業面貌,也正是這些鋼鐵工廠出產的優質鐵軌保證了幾條鐵路交通幹線的施工。

隴海鐵路、粵漢鐵路先後建成通車,這些鐵路的建設為中國鋼鐵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鐵路建設中所需鐵軌、鐵路器材中的多數都依靠中國鋼鐵廠提供,也正是靠著這樣有步驟、有計劃的工業建設與佈局,中國的輕重工業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這也是“四年工業發展計劃”所展現出來的強勁推動力,這種工業建設計劃已經引起了各工業強國的高度關注,雖然也有不少經濟專家對這一經濟發展計劃嗤之以鼻,認為政府過多的對經濟進行了干預,違背了“自由經濟”原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經濟界人士已看到了這種有計劃、有步驟發展國民經濟所帶來的好處,俄國沙皇甚至責令財政大臣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便為俄羅斯帝國的軍工業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以迎接隨時可能爆發的歐洲全面衝突。

雖然俄羅斯帝國似乎從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靈感,但是在世界各工業強國看來,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對於習慣了將這個國家當作是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的各國工業界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訊息,面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商品,外國洋貨所佔有的中國國內市場正在被中國貨逐步佔領,棉布、成衣、日用百貨、化工產品、交通工具,甚至是軍火武器,外國的商人們驚訝的發現,這個國家的人民似乎已可以放棄外國商品了,因為他們的同胞提供的商品更廉價,而且消費習慣更適合他們。

沒有中樞政府的支援,中國商品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開始佔領外國商品的國內市場,雖然限於中外條約,中國的中樞政府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關稅壁壘,但是,透過減免國內稅的方式,中國的輕重工業企業至少取得了與外國商品一樣的競爭地位,再加上中國商人的精明與勤勞,中國商品才得以逐步擠佔外國商品的生存空間。

雖然國內的稅率被刻意的降低了,但是中國的中樞財政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拮据,除了稅務整頓之外,這更多的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