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場已經諸事妥當,我也就不必在當地主持一切,只是數月過去一次,看看情況,現在這家國藥鋪實際上也是為墾場購買農具的一座貨棧,墾場出產的稻米、菸葉也由我代為銷售。”

“黃先生,既然新福州墾場一切事務都已走上正軌,你又何必擔心少數高麗不良分子在墾場裡搗亂呢?何況,我帶來的那批移民都是勤勞樸實的厚道人,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些人絕對不會給新福州墾場帶來任何麻煩,你只需要分他們一些土地就可以了,還是跟以前一樣,每人五英畝土地,向土人購買土地的錢,我替你出。至於少數高麗移民,你完全不必擔心,如果他們幹不好,你可以直接給我拍電報,我將他們趕走就是。”

見田勁夫說得懇切,黃秋元也就沒再推託,連連點頭,然後開始與田勁夫商議具體的安置事宜。

所謂“新福州”,其實只是一塊殖民農場,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地區,那裡現在是英國佔領下的殖民地,雖然有土著居民,但是生產落後,基本上還是片蠻荒地區,這也就為華人的殖民運動創造了前提,只是與英國殖民者不同的是,華人在當地的殖民活動不是官方的,而純粹是私人運動,而且相比英國殖民者,華人的殖民運動顯得非常和平。

說起“新福州”,就不能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黃乃裳先生。

黃乃裳先生是福建閩清人氏,出身小農人家,同治三年,他年滿二十一歲,在福州的一所福音堂做了教士,這個經歷對於他的眼界開闊很有幫助,之後,他開始學習八股文,並在二十九歲時中了秀才,進入縣學深造,但是同時他仍在學習英文,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福建水師在馬江全軍覆沒,此事給黃乃裳極大刺激,從此開始提倡新學,1894年,黃乃裳中了舉人,但是就在同一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陸海軍連吃敗仗,這給了黃乃裳更大的刺激,為了宣傳新學,他開始創辦報紙,並向光緒皇帝上書,提倡推行“簡字”,以期儘快提高國民素質,當時正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醞釀維新變法之時,黃乃裳與維新派很快走到了一起,“百日維新”失敗之後,正在京城的黃乃裳也被捕入獄中,後得友人相助,才得以有驚無險。

此後的黃乃裳在“維新”與“革命”之間彷徨,由於清廷守舊派的反撲,他不得不離開國內,遠赴新加坡,投奔女婿,在新加坡做了段日子的報社總編輯,因為主張激進,小有文名,那一年,他五十一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華人殖民”的念頭開始讓黃乃裳先生走上民間殖民的道路。

經過一番認真的考慮,黃乃裳最終選擇了婆羅洲沙撈越地區的一個名叫詩巫埠的地方作為他的第一塊“民間殖民地”,之後,在當地華僑頭面人物的幫助下,黃乃裳與詩巫地區的土王簽訂了一份為期二十年的土地承租合約,這塊小小的“民間殖民地”被正式命名為“新福州開墾公司”,簡稱“新福州”,黃乃裳也就做了新福州墾場的“港主”。

這之後,黃乃裳先生返回福建,在閩清、侯官、永福、古田、尤溪、屏南等縣廣為招募移民,前後數年時間,共有一千餘名華人移民前往婆羅洲沙撈越地區的新福州,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農具、種子,跟隨而行的不僅有農夫,而且還有中醫、西醫、銅匠、鐵匠、竹蔑匠、木匠、紡織匠、獵人、船工,這是一支極具勇氣與開拓精神的移民隊伍,可以想象,在這樣一支隊伍的披荊斬棘之下,蠻荒的新福州詩巫地區很快就變了模樣,新福州的新氣象甚至引起了英國殖民當局的注意,沙撈越地區的官方報紙甚至對此做了深入報道。

新福州的創業成功給了華人極大的鼓舞,隨之而來的就是詩裡街墾場、加帛墾場、民都魯墾場、新興化墾場等華人移民區,在這些華人墾場裡,學校、道路、工廠、商店一一建立起來,只要有充足的時間,華人完全可以將沙撈越地區變成一片新興移民區,而詩巫的新福州將會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與經濟中心,數百年前北美大陸上的那一幕很可能在這個地方重演。

但是歷史沒有給華人和黃乃裳先生充足的時間,相比歐洲殖民者,華人的行動晚了至少一百年,已經將沙撈越地區視為殖民地的英國政府很快出手,輕而易舉的就結束了黃乃裳先生的殖民夢,1904年,正當新福州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英國殖民當局對他下達了驅逐令,於是,華人的殖民夢醒了,黃乃裳先生的殖民夢也醒了。

這一切的背後只有一個簡單的道理:任何殖民事業都是離不開官方的支援的,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任何殖民行動都將黯然收場。

黃乃裳先生很快明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