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了高航速、大續航力、高適航性、猛烈火力的先進設計理念,但是相比現在各海軍強國裝備的最新型巡洋艦,“海圻”號確實已有些力不從心了。

但是在“陸主海從”的國防政策下,中國的海軍艦隊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購買想要的軍艦,戰列艦、重巡洋艦,這些重型軍艦目前來講就是一個遙遠的夢,可望而不可及,雖然德國、美國的造船廠都曾表示出願意為中國海軍建造戰列艦的意願,但是對於經費捉襟見肘的中國海軍而言,這有限的經費要“用到合適的地方去”。

“把有限的海軍經費用到合適的地方去”,這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的原話,總統說一不二,由不得海軍指手畫腳,於是,德國的戰列艦就與中國海軍無緣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幾艘德國的潛水艇,以及相應的技術轉讓與人員培訓,中樞政府是打定主意要自己建造潛水艇了。

對於潛水艇這種新式武器,海軍內部看法分歧嚴重,一些人認為這種水下突擊兵器是劍走偏鋒,如果運用得當,未必不能奏功,但是另一些人則認為這種水下突擊兵器是譁眾取寵,並不看好潛水艇的戰術價值以及戰略價值。

黃鐘瑛對潛水艇的觀點介於兩者之間,他雖然認為潛水艇擁有一定的戰術價值,但是同時,他也認為這種武器如果用來進行戰略威懾的話,未免有些託大了,畢竟,在這樣一個講究重灌甲、重火力以及高航速的海軍時代,潛水艇這種軍艦未免有些不入流,而且那種在海面之下躲躲藏藏的作戰方式也難以給人以那種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所謂的“戰略威懾”,講究的就是一個視覺衝擊,一艘巨大的戰列艦與一艘鬼鬼祟祟的潛水艇比起來,顯然是前者給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作為海軍第二分艦隊的司令,黃鐘瑛雖然並不看好這個時代潛水艇的戰略價值,不過他倒是理解中樞的苦衷的,經費的短缺固然是重要原因,國內的工業建設確實需要大筆資金支援,國防軍也只能偏重於陸軍建設,但是另一方面,專業人員的匱乏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戰列艦不比巡洋艦,對於各級軍官的要求更加嚴格,雖然海軍努力爭取了一些留學名額,可是那只是杯水車薪,中樞更看重的是輕型裝備的人員培訓。

沒辦法,這個國家太虛弱了,黃鐘瑛深有體會,雖然過去的兩年裡,工業確實取得了一些進步,可是還不足以扭轉國勢,這需要時間,更需要全體國人的奮鬥,尤其是軍人的奮鬥。

“司令,我艦已經進港,引水船發來訊號,同意我艦拋錨。”

一名副官走進艦長室,向黃鐘瑛報告。

黃鐘瑛的思緒被拉了回來,也沒說什麼,現在軍艦由艦長指揮,他這個艦隊司令完全不必過問這些瑣事。

戴上海軍禮帽,黃鐘瑛帶著那名副官離開了艦長室,登上艦橋,舉起望遠鏡向新加坡港眺望。

此次率領“海圻”號訪問新加坡,黃鐘瑛是肩負特殊使命的。

前不久,剛剛在青島與德國訪華艦隊完成了聯合軍事對抗演習,之後,統帥堂一聲令下,“海圻”號就在青島港新增了燃料和淡水,然後轉舵南行,沿著中國海岸一路向南,以“訪問南洋”為幌子,先後訪問了菲律賓馬尼拉、越南西貢、暹羅(泰國)曼谷,最終趕到了新加坡,這一路過來,各地華僑聞訊蜂擁而至,都想親眼看一看中國的軍艦,畢竟,這是共和時代中國的艦隊第一次巡遊南洋各地,無論是那軍艦上的五色旗,還是那些剃著板寸頭的水兵,都給華僑耳目一新的感覺,參觀軍艦的時候,涕淚齊飛的人不在少數。

現在,“海圻”號終於趕到了新加坡,並將在這裡多逗留幾日,新加坡是華僑在南洋地區的根據地之一,中樞政府的公報上特意點明,“海圻”號將在這裡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招待當地的華僑代表,藉此向這些海外遊子表達中樞的謝意,當年的革命黨人反清起義,如果沒有這些南洋華僑的支援是不可想象的,而現在,國內的工業建設與實業投資更是離不開這些眼光更加開闊的華人支援。

當然,“海圻”號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訪問南洋”,並不只是團結華僑,這艘軍艦還有更重要的一項任務,一項戰略任務。

現在,就在“海圻”號的底艙和煤艙裡,裝著數十隻大木箱,裡頭裝滿了手槍、步槍,都是清一色的日本軍火,這些軍火併不是為水兵們準備的,也不是為南洋的普通華僑準備的,它們的用途非常神秘,就連執行這個軍火運輸任務的黃鐘瑛也不清楚,他只知道此次行動的代號是“墨斗魚二號行動”。

唯一清楚“墨斗魚二號行動”細節的人恐怕只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