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的嘯叫,大量伊軍的火箭炮開始向北方投射火力,伊軍炮兵使用的是中國製造的多管火箭炮,這是一種陸軍用重型火箭炮,它以輪式車輛為載體,每輛炮車一次可發射彈徑為127毫米的火箭彈三十顆,射程超過十五公里,雖然精度有限,但是卻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覆蓋一塊麵積超過足球場的地域,火力極猛,而這種火箭炮早在中英戰爭期間就使用過,由於發射時會產生一種連續不斷的嘯叫聲,因此也被士兵們稱為“中國管風琴”。
德軍也擁有多管火箭炮,但是射程遠不如“中國管風琴”,德軍進行炮火反擊的主要大炮還是身管火炮,由於德軍大口徑火炮數量較多,伊軍陣地很快就被煙塵和風暴完全覆蓋,士兵們只能躲在防炮掩體中,感受著空氣的震撼,以及鋼鐵的撕裂聲,大地都在顫抖,誰也不知道炮戰會在什麼時候結束,所有的人都在祈禱,祈禱炮彈不會落到防炮掩體的正上方,畢竟這裡修築的工事都是野戰工事,並不非常結實,而且也沒有時間修結實了。
炮戰開始後,彭漢遺就領著參謀走下山脊,來到了山坡反斜面陣地上修築的指揮部裡,而在他走進指揮部之前,天空中已經出現了來自南方的機群,那是中國空軍和蘭芳空軍的噴氣式飛機,其中既有戰鬥機也有轟炸機,它們將配合伊軍炮兵的行動,對德軍防線縱深地帶實施立體打擊,併為古姆城裡的死難者復仇,畢竟德軍的飛機這兩天裡也經常轟炸伊軍陣地以及陣地後方的城市,現代戰爭已經很難確認前線與後方的分界線了,或許分界線就在交戰雙方空軍力量的平衡點附近,而古姆也正是目前的這個空軍力量平衡點,這裡很可能成為未來空戰的焦點地區。
跨進指揮部裡,彭漢遺發現這裡已經是沸反盈天,伊朗軍隊的指揮官和參謀們正在透過電臺向各處陣地釋出命令或者下達指令,而下級的報告也透過電話線路從各個陣地傳遞到指揮部裡,現在的前線指揮部,沒有誰是清閒的,就連彭漢遺這個外國人也有他的工作。
彭漢遺現在的工作就是率領參謀協調空地配合,中國空軍和蘭芳空軍的突擊機群隨時透過無線電臺與指揮部進行聯絡,一方面是評估地面炮兵部隊的戰績,一方面則是報告空軍突擊部隊的作戰情況。
空軍的報告顯示,空襲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德軍陣地已經遭到了亞盟空軍的沉重打擊,而且炮兵部隊幹得也非常不錯,德軍前沿陣地已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那些正在向前沿陣地集結的德軍陸軍部隊完全被這突如其來的炮火打擊瓦解了,如果炮火打擊持續下去的話,德軍是不可能在當天發起攻擊了,除非德軍炮兵能夠迅速找到伊軍炮兵陣地的準確方位並予以炮火壓制。
不過彭漢遺可沒有空軍指揮官那麼樂觀,他知道,伊軍炮兵的後勤供應有些跟不上,如果古姆火車站不能再調來足夠的炮彈的話,那麼這場炮戰就會在中午之前結束。
值得慶幸的是,德軍的後勤保障或許也不是那麼充分,高加索和土耳其方向山高路險,顯然不能為德軍及時補充彈藥服務,那麼德軍的後勤供應就只能依靠裡海的海上運輸線了,但是問題在於,現在,中國空軍部隊已經在以裡海東岸為據點,開始對裡海南部地區進行偵察和巡邏,並且也已接到明確命令,如果發現德軍運輸船,就予以堅決的消滅,因為就在昨天晚上八點半鐘,亞盟安全理事會已經正式向德國進行了集體宣戰,從那時起,亞盟與德國的戰爭實際上就已經正式開始了,與德國一同被列為打擊物件的還有土耳其,軸心國重要成員義大利卻不在亞盟軍事行動的目標之內。
或許後勤供應緊張也是德軍在古姆城以北停止前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現代軍隊打仗,無論如何也是離不開彈藥的,只有當彈藥充足的情況之下,攻擊才有把握,攻勢才能綿綿不絕,才能讓敵軍喘不過氣來。
第1220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
城市北方的炮聲如同滾雷一般,連綿不絕,讓城裡的所有人都感到惶恐不安,市民們擁擠在屋頂和高處,向北方眺望,但是距離太遠,看不見戰場,只能看見天空上騰起的煙塵。
邵振青也站在旅館的屋頂上,手舉望遠鏡向北方眺望,但是他也沒能看見戰場,只能看到戰場天空上的黑煙,聽到那滾雷一般的炮聲,雖然如此,但是毫無疑問,古姆北郊的戰鬥已經爆發了,而且與昨天的炮聲和今天凌晨的炮聲都不一樣,現在的炮聲格外的密集,也格外的猛烈,炮擊持續時間也很長,從上午九點整一直打到快正午,現在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半鐘了,可是那炮聲還沒有任何停歇下來的跡象。
“主編,主編。我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