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飛過去檢視動靜。
按照航線飛行了五分鐘後,趙啟文終於發現了僚機飛行員剛才看到的可疑物體,那確實是一架落單的德國製造的噴氣式戰鬥機,但是距離太遠,不能肯定是否就是德國飛行員駕駛,現在,土耳其空軍也裝備了德國援助的噴氣式戰鬥機。
“隊長,是架‘火蜥蜴’,追上去幹掉麼?”僚機飛行員詢問趙啟文。
那確實是一架德國製造的He162“火蜥蜴”噴氣式戰鬥機,按照德國飛機設計師的理論,這應該是一種“國民戰鬥機”,而所謂“國民戰鬥機”,是說這種戰鬥機應該結構簡單,不僅正規的飛機制造廠可以批次製造,而且就連小型作坊也能手工打造,更為重要的是,駕駛這種簡易噴氣式戰鬥機不需要太好的駕駛技術,只要稍經培訓,任何一個航空俱樂部的飛行員都可以安全駕駛這種“國民戰鬥機”。
明白了這種古怪的飛機設計思想,也就可以對“火蜥蜴”戰鬥機的基本效能有一個大致的推論:這種戰鬥機是一種造價低廉、結構簡陋的飛機,不要指望它能夠與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正面對抗。
實際上,德國飛機設計師的思路也並不指望“火蜥蜴”可以對抗敵方戰鬥機,他們只是希望用這種“國民戰鬥機”攔截敵方的戰略轟炸機,採取打了就走的戰術,絕對不與敵方護航戰鬥機進行纏鬥,因為根本鬥不過,“火蜥蜴”其實就是一種專門攔截轟炸機的截擊機。
這不是趙啟文與“火蜥蜴”第一次遭遇,實際上,在他的戰績清單裡,就有六架He162“火蜥蜴”,對於這種簡陋到極點的噴氣式戰鬥機,趙啟文已非常熟悉,他根本不擔心對方會跑掉,恰恰相反,他現在考慮的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讓前方數公里之外的這架“火蜥蜴”跑掉。
“閃電2號,閃電2號。不要追過去,讓‘火蜥蜴’繼續飛,讓它領著我們去它的藏身處,它正在向西邊飛,肯定是返航或者轉場,我們只要遠遠跟著就行了。”
趙啟文迅速向僚機飛行員下達了命令,按照他的分析,這架落單的“火蜥蜴”要麼是執行完任務之後返航,要麼是從別的野戰機場轉場,而從其航向來判斷,它的目的地顯然應該是德軍或者土軍的野戰機場。
由於安納托利亞乃至整個小亞細亞半島的德軍、土軍機場都在中國空軍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內,因此,德軍和土軍目前都已對倖存下來的機場跑道進行了必要的偽裝,並且在許多荒無人煙的地方修建了簡易野戰機場,這些機場現在就是中國空軍的重點打擊目標。
趙啟文的用意很簡單,就是讓這架還不知道自己已被跟蹤的“火蜥蜴”飛向敵軍機場,而他則率領僚機尾隨跟蹤,查明敵軍機場方位,如果其防空火力不猛,那麼“閃電”將直接發起攻擊,如果機場防空火力太猛,那麼趙啟文將通知後方基地,派遣大群戰鬥機和轟炸機對敵軍機場進行猛烈轟炸。
“火蜥蜴”與所有的德國噴氣式飛機一樣,都有“腿短”的毛病,航程不遠,機場應該就在前方不遠處,而且,相比其它的德國戰鬥機,“火蜥蜴”還有一個致命的設計缺陷,那就是飛行員視野不佳,這主要是因為飛機的結構,這種“國民戰鬥機”的噴氣式發動機不是安裝在機身內部,而是安裝在機身背部,就像是飛機背了個大罐子一樣,也正是這個“大罐子”阻擋住了飛行員的後方視線,使飛行員根本無法觀察飛機後方的視界,而這個設計缺陷顯然方便了趙啟文的跟蹤計劃,這兩架“閃電”只要遠遠的跟在“火蜥蜴”的正後方稍稍高一些的航線上,就基本上可以躲避敵機飛行員的視線。
趙啟文就這麼在距離那架“火蜥蜴”幾公里之外的航線上慢速飛行,同時與僚機飛行員仔細的觀察附近的空域,德軍機場附近通常都有警戒戰鬥機,那也是他們必須警惕的,未必那座機場只有“火蜥蜴”,趙啟文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種德國製造的噴氣式戰鬥機,Ta183“烏鴉”式戰鬥機,那種戰鬥機在佈局和結構上與“閃電”差不多,所以效能比較接近,是“閃電”較有力的對手,只是那種戰鬥機數量很少,到目前為止,趙啟文只在高加索戰區碰到過兩架“烏鴉”,但是並不能因此而認為安納托利亞戰區就一定沒有德國“烏鴉”,畢竟,隨著戰局的急轉直下,納粹德國已經完全改變了以前軍援盟友時的吝嗇態度,現在,根據可靠情報,土耳其空軍已經得到了一批德國最先進的作戰飛機,不能排除其中有“烏鴉”的可能,而且,安納托利亞戰區也駐有德國空軍部隊,他們裝備“烏鴉”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終於,跟著這架“火蜥蜴”飛行了十五分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