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是蘇聯還沒有從“高加索戰爭”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另一方面則是德國尚未完全做好對蘇開戰準備,而且季節也不允許德國現在向蘇聯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因為現在的蘇聯,已經是冰天雪地,冬季作戰,從來都是軍事家最為忌憚的,哪怕德國軍隊確實戰績輝煌,他們也不可能在冰雪消融之前有十足的把握征服一個本來就生活在冰天雪地裡的民族。
毫無疑問,美國記者認為,蘇德戰爭肯定會爆發,只是時間還沒到,時間一到,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陸上戰爭就會在歐洲上演,至於到底由哪一方先發動進攻,卻是沒人說得準了,德國野心勃勃,而且信心十足,未必不會主動進攻,但是如果考慮到蘇聯政府對國際局勢的敏感反應的話,那麼誰也不能保證這場戰爭的第一槍或者第一炮不會由蘇軍首先打響,畢竟,從“高加索戰爭”中蘇軍吸取了很多慘痛的教訓,同時也得到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更為重要的是,蘇聯空軍在技術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開始設計製造堪與中國“獵鷹”相媲美的先進戰鬥機,而蘇聯陸軍的重型坦克也已經修改了設計指標,現在,一種被稱為“斯大林”的全新重型坦克正在陸續裝備部隊。
再看德國,面對蘇聯的戰略調整,德國政府也加快了軍備步伐,德國工廠已經制造出了更先進的、裝備了渦輪增壓系統的航空發動機,同時,德國陸軍也將重型裝備的發展重點放在了中型和重型坦克的研製與裝備上,據說,僅僅是據說,一種重量超過五十噸的重型坦克已經進入德軍並裝備部隊服役,而這個訊息則是從中國的一家八卦小報透露的,而據該報記者聲稱,這是他從一名匈牙利軍官嘴裡探聽到的可靠訊息。
德國陸軍裝甲部隊是否已經裝備了五十噸級的重型坦克,這當然無法得到德國政府的證實,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這種太重的坦克肯定機動不便,歐洲的橋樑和公路從來就不是為透過這種陸上怪物修建的。
還是美國陸軍的思路更穩妥一些,他們只裝備中型坦克,併為中型坦克安裝一門長身管坦克炮,這種被美國陸軍命名為M4“謝爾曼”的中型坦克不僅裝備美國陸軍,而且也被裝上一種“自由輪”,飄洋過海的送往英國,裝備英國陸軍,英國陸軍則把這種換裝了長身管坦克炮的M4型中型坦克稱之為“螢火蟲”,它的坦克炮威力很強,據說可以擊穿德軍現役所有的中型坦克的正面裝甲板。
毫無疑問,在英國與德國的這場漫長戰爭中,美國的工廠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美國工廠的大量軍工產品,或許英國早已屈服,這也是英國首相在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親口承認的,同時,這位首相先生再一次的懇求美國人民,“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加堅定的保衛自由世界的尊嚴”,言下之意,他是在呼籲美國立即加入這場“已經演變為全球衝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記者當時就堅定的搖了搖頭,他告訴英國首相,美國人民孤立主義盛行,除非軸心國首先向美國宣戰,否則的話,美國政府不大可能向軸心國宣戰,因為美國國會不會批准戰爭。
但是英國首相卻告訴美國記者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美國人民是否願意打仗,戰爭都會如期到來,因為主動權和選擇權並不在美國人民手裡,而在軸心國集團的那些邪惡的統治者手裡,這些統治者中,既有德國人、義大利人,也有日本人。
是的,日本人,這就是英國首相想挑明的問題,這位首相先生甚至危言聳聽的告訴美國記者,他個人認為,日本即將偷襲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海軍基地珍珠港,而這個結論則是他認真分析了所有來自遠東的情報之後得出的,基本上就是事實。
英國首相危言聳聽的警告被美國報紙如實的刊登了,這引起了一些美國人民的譏諷,他們並不認為日本人有那個膽子主動進攻美國,就以日本與美國的國力差距來看,除非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聯合行動,否則的話,太平洋兩岸的戰略均勢是不大可能被打破的,雖然在太平洋上,美國的海軍實力要弱於日本海軍,但是美國的工廠和造船廠絕對不是日本的工廠和造船廠可以比的,日本製造一艘軍艦的時間,足夠美國製造五艘軍艦了,在這種懸殊的國力差距面前,日本人怎麼可能主動挑釁美國的利益呢?
也有一部分美國人民對英國首相的警告非常重視,他們透過各種渠道告訴其他人,日本的威脅並不是英國首相先生頭腦中的想象,而是現實,澳大利亞戰爭已經表明,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太平洋帝國”,這個帝國不僅包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而且肯定也包括整個太平洋,甚至可能包括南美洲,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