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方全面合作的立場,不僅附和英國政府的主張,而且也積極遊說各國政府,使各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能夠採取更加靈活的立場,以避免使“亞洲與遠東局勢重新陷入混亂之中”。

實際上,出席此次中英租界移交儀式的各國來賓中就有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而且,由於英國向中方移交的天津英國租界中有一片所謂的“東南擴充套件區”,而這片“東南擴充套件區”以前曾是美國在天津的租界,但是在1902年就已併入英國租界,只是美國仍舊保留該區域內的各種特權,所以,天津英國租界不僅是“國中之國”,而且在國中之國裡還存在著一片特殊區域,只是從法理上講,管理該區域的是英國。

美國公使雖然不必在租界移交協議上簽字,但是出席此次儀式的行動本身就已代表了美國方面的立場,所以,在簽字儀式結束之後,司戴德也很快向中國方面表示了祝賀。

“很高興看到唐先生能夠親自主持租界移交協議換文儀式,如果貴國的總統先生也能夠親自參加此次換文儀式的話,那就更好了。”

司戴德向唐紹儀透露了他的想法,但是唐紹儀卻並不完全贊同這位美國公使的想法。

“公使先生,感謝您的支援。不過總統先生今天將參加另一場儀式,相比這裡的儀式,那裡的儀式更重要,所以,今天總統無法出席租界移交換文儀式。”

司戴德當然知道唐紹儀指的“那裡的儀式”是什麼儀式,而且他也知道,眼前的這位唐總長在結束了這裡的租界移交換文儀式之後,就將立即趕去國會大廈,如果他的動作夠快的話,或許也能趕上總統先生參加的那場儀式。

“您是指在國會大廈裡舉行的訓政典禮儀式麼?不知道唐總長會不會也趕去參加那場儀式呢?在您看來,總統先生這個時候選擇結束憲政,改行訓政,是否是在與歷史潮流背道而馳呢?”

司戴德明知故問,實際上他這是在試探,因為他知道,這位唐總長一直對總統訓政持模糊立場,誰也不清楚他到底是什麼想法?是與黎元洪、湯化龍一樣持贊成立場呢?還是與熊成基、章炳麟一樣對總統訓政持反對立場呢?

對於美國公使提出的這個刁鑽問題,唐紹儀感到有些難以回答,所以他遲疑了幾秒鐘。

如果問內心深處的想法,唐紹儀是反對實行訓政制度的,畢竟他是憲政派的著名人物之一,當年之所以加入同盟會,就是因為他贊同同盟會主要領導人之一宋教仁的主張,那就是實行憲政。

在共和制度建立之初,唐紹儀確實也曾信心滿滿的打算為憲政好好奮鬥一番,可是不久之後,南北大戰的爆發就擊碎了唐紹儀的憲政之夢,他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以目前中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很難實現宋教仁的理想,而事實也同樣證明了這條憲政之路的艱辛,北洋藐視國會與憲法,悍然向南方開戰,而南方也不以國會和憲法為武器,無論南北哪一方,都更重視武裝力量,而不是契約精神,更讓憲政派們措手不及的是,他們的精神領袖宋教仁突然遇刺身亡,這直接打擊了憲政派的鬥爭意志,而且是沉重的打擊,這使唐紹儀等人很久都沒有緩過勁來,所以,當國民同盟成立之後,唐紹儀反而選擇了做一名逍遙人士,他並沒有放棄憲政的主張,只是感到時機尚不成熟。

等到後來,趙北越來越強勢,穩穩的掌握住了中樞權力,而且藉助數次內憂外患進一步提高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威望,這樣一來,唐紹儀感到距離憲政目標似乎越來越遠了,在俄羅斯帝國擔任公使期間,他曾對此認真的總結過,最後的結論卻讓他感到很是無奈。

唐紹儀最終不得不承認,國家到底會走向哪條道路,這不由國民說了算,也不由國會說了算,而應該由總統說了算,所以,對於總統訓政一事,他雖然內心反對,但是在行動上從來就是一個“中立派”。

在唐紹儀看來,既然總統訓政一事已如弦上之箭不可回頭,那麼又何必去自討沒趣呢?丟了官職是小事,錯過了這個大時代才是大事,畢竟,現在不比過去了,現在的中國,越來越表現出一個大國應有的氣勢和氣度,作為外交官,能夠趕上這樣一個時代,確實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唐紹儀又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即使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所有讀書人的理想,唐紹儀作為一個擁有學識、見識廣博的人,難道會主動背棄這個時代麼?

更何況,在沒有設定內閣總理的情況下,外務總長就是內閣實際上的當家人,只要唐紹儀能夠在外務總長的位子上多呆幾年,那麼,他堅信,他一定能用自己的行動為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