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控制中國的金融,只是因為聯合陣線的迅速上臺以及各國的分歧才作罷,不過各國始終不肯放棄在金融上的特權,所以,中樞和財政部雖然早就打算整頓全國金融秩序,但是卻一直隱忍不發。
歐戰爆發之後,時機終於到了,財政部首先頒佈政策,對所有取得財政部資格認可的中國本土銀行實行“存款本金保障制度”,在這個制度下,這些銀行必須接受財政部半年一次的帳目稽核,同時,一旦這些銀行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則財政部負責保障存款儲戶的利益,存單由財政部按照本金支付。這個政策實施之後,中國本土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的差距立刻縮小了,不少中國人開始信任中國人開辦的公私銀行,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外國銀行拒絕向財政部公開帳目和儲戶姓名,因此,不少心存疑慮或者財產來路不正的中國人依舊將錢存在外國銀行。
整頓全國金融秩序,不能放任這些外國銀行自行其事,所以,在趙北的直接授意下,財政部終於利用俄國革命的機會向華俄道勝銀行首先下手,於是,就出現了這些金融新政策。
財政部發布的“金融整頓令”就是這些金融新政策的第一步,根據這個命令,道勝銀行不僅必須立即交出全部帳目,而且還必須接受中國鹽業銀行的監督,而財政部的藉口也是冠冕堂皇的,因為目前俄國“已陷入絕對的混亂之中”,並且“已無法保證中外商民和儲戶的權益”。
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