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迎戰的俄國空軍戰鬥機到達之前就已經消失在遠方了。
馬車走得很快,趕在下午一點之前回到了中國駐俄大使館,等施肇基走下馬車,他才發現,使館附近的街道上到處灑滿傳單,都是德國轟炸機空投下來的。
施肇基隨意的撿起一張傳單,那上頭寫著俄文,不過內容已經與前幾天有些不同了,在這些傳單上,德國人正在拼命的宣傳沙皇大軍進抵彼得格勒郊區的情況,煽動彼得格勒的革命士兵消滅那些臨時政府裡的君憲分子,以“保衛共和”。
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的德意志帝國居然在號召俄國人民起來保衛共和政府,這多少有些諷刺,施肇基笑了笑,將那張傳單扔了,拍了拍手,然後走進了大使館。
“一切都是利益啊,國家利益。”
第836章 人在異國
路面幾乎已看不出原來的樣子,積雪融化之後,那地面就變的泥濘起來,昨天又下了一場中雨,結果這道路就完全成了泥淖,想在這種泥淖裡快速行走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駕駛著馬車的話,前進的艱難程度將比步行更甚,因為必須不時的跳下馬車,將那陷進泥裡的車輪推出去,或者乾脆將車上的貨物搬下來,扔在路邊。
現在,一群中國人就在這樣的泥濘之路上用力的推著一輛陷在泥裡的四輪馬車,車上裝載著幾隻木桶,此外就是整整一車的食物,黃油、麵粉、香腸、土豆、燕麥,幾乎所有俄國饑民夢寐以求的食物都能在這輛四輪馬車上看到,不過與俄國軍隊的輜重馬車一樣,這輛四輪馬車上的所有貨物上都打著“軍用品”的標籤,任何膽敢搶劫這些軍用品的人都將被就地處決。
這些中國人的肩膀上也都揹著步槍,雖然這些步槍都是從戰場上繳獲的奧地利軍用步槍,但是槍托上確實打著俄羅斯帝國軍隊的徽記,這表明,這些步槍都是由俄國軍事部門配給的,考慮到戰爭時期俄羅斯帝國兵工廠那可憐的軍工產量以及極其低效的鐵路和公路運輸效率,即使是前線的俄國軍隊也不能保證每名士兵都能分到一杆步槍,那麼,這些中國人揹著的步槍就多少有些讓人驚訝了。
“一,二,推!……一,二,推!……”
劉復基站在馬車後頭,雙手推著車尾,同時喊著號子,他現在不僅是這輛馬車的指揮官,而且也是這支輜重車隊的最高指揮官,無論如何,他都必須保證將這批軍用物資按時送到礦場,以保證衛隊的糧食供應。
這裡是莫吉廖夫,俄德戰爭的前線,距離西邊的一線陣地的直線距離不過幾十公里,如果德國軍隊發動猛烈炮擊的話,在莫吉廖夫可以聽見炮聲,就像是遠方的雷聲一樣。
而現在,在劉復基的身後,就是那聽上去像是雷聲的炮擊聲,德國軍隊在停止了地面部隊的進攻之後,並沒有停止對俄國軍隊的炮擊,而這次的炮擊是從昨天上午開始的,到現在已經斷斷續續的炮擊了一整天,誰也不知道德國軍隊從哪裡又弄來了那麼多炮彈,相比之下,俄國軍隊的炮火反擊就微不足道了,這也使俄軍士氣進一步降低。
莫吉廖夫距離彼得格勒很遠,距離莫斯科也很遠,但是距離德國軍隊卻很近,而現在,莫吉廖夫就是俄羅斯帝國沙皇陛下的大本營,也是忠於沙皇的俄軍的大本營,雖然東邊的俄德兩軍已經不再相互發動地面進攻,但是此時的俄軍卻仍在緊鑼密鼓的備戰,準備跟隨沙皇陛下打回彼得格勒。
眼看著一場大戰就要爆發,莫吉廖夫的俄國平民人心惶惶,畢竟這是一場內戰,一旦戰爭開始,從外地過來的火車肯定會被反對沙皇制度的俄軍部隊攔截,那麼食物的短缺情況只會更加嚴重,騷亂和衝突也將進一步升級。
所以,現在許多俄國平民都在想辦法離開莫吉廖夫,在從莫吉廖夫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擠滿了又冷又餓的俄國平民,有能力購買到火車票的早就離開了,只有那些社會最底層的平民默默承受著戰爭的煎熬。
但是與俄國平民的前進方向不同,劉復基和他的手下們現在不是在向東走,而是在向北邊走,因為那座礦場就在北邊。
那座礦場在不久前就正式停工了,工人疏散,直到前幾天,才過來一支特殊的部隊,進駐礦場,這支部隊的成員都是中國人,他們並不是普通的戰鬥部隊,而是一支特殊的衛隊,成員主要來自於到俄國打工的中國勞工,這些中國勞工與在其它地區打工的中國勞工一樣,也是在歐洲戰爭爆發之後以“個人身份”進入俄羅斯帝國的,劉復基也是一樣。
雖然中國中樞政府不肯以政府的名義向協約國派遣勞工助戰,但是從來也沒有反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