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論是鸚鵡溪上游東岸的紅杉別墅總管卡凱爾,還是西岸的檜蝟堡警備團長多魯魯,權勢地位都是他望塵莫及的,平日裡他唯有俯首聽命的份兒。幸好地頭蛇也有地頭蛇的優勢,憑藉著地利人和,給兩位長官辦理一些私事的時候,肉雖然吃不到嘴裡,卻總能撈到一點湯喝,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直到今夜……
天空晴朗鮮明,眾星齊現,閣道島靜臥在平安的午夜裡。
浩瀚無邊的湛藍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斷湧來,撞擊在岩石上,發出天崩地裂的吼聲,噴濺著雪花般的泡沫。海蟹在石頭縫裡穿行,藤壺和牡蠣密佈在岩石上,海參在清澈的海水裡蠕動,吐著青白色粘液。在夜空中,巖鷹正在滑翔。好一片天蒼蒼、海茫茫寥廓空曠的景象!
閣道島南部的這片海岸充滿危險,有交錯的水流、大風、霧海、成群出沒的鯊魚及參差不齊的暗礁,使來往船隻經常失事。傳說有許多失事船隻的倖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先還慶幸自己活著,不料竟被風沙折磨至死。海岸上常見各種沉船的殘骸和人與動物的屍骨,故名“骷髏海岸”。
歐茲佇立在骷髏海岸最高的那塊礁石上,時爾手搭涼棚引頸瞭望著海平線盡頭,時爾焦灼地踱來踱去。他的心像被許多小老鼠啃著一樣,又像被一盆烈火炙烤,緊張不安的情緒侵佔了腦海內的所有空間。
“怎麼還不來……怎麼還不來……”歐茲神經質地不停唸叨著這句話,直到已不知是第幾次抬頭的那一瞬間,猛然發現遠處灰沉沉的洋麵上,亮起了一簇綠瑩瑩的光焰。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接下來一簇一簇連續不斷亮起來的光焰,使他精神大振,曉得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到了。
海面上光焰越來越多,漸漸出現一條由兩道長長的焰蛇夾成的綠色航道,由遠及近伸向岸邊。這條航道蜿蜒迤邐,最寬超逾十丈,最窄不足兩丈,分佈極不規則,似是按照某種玄妙的規律形成。最稀奇的是,不論風浪多急,每一朵光焰都亮麗如初,只在極窄小的範圍內搖曳飄擺,卻毫無黯淡熄滅的跡象,也不知是何物。
隨著焰蛇慢慢靠近海岸,航道內的黑暗角落裡影影綽綽地閃出了幾條小漁船,它們在哪裡盤桓片刻,哪裡就倏地亮起一團綠瑩瑩的光焰,視野內的景物隨著光焰的增加,變得越來越清晰了,映出一條條依稀可辨的人影。
“啊,一切順利,天尊佑我!”歐茲雙手合十虛拜蒼天后,快步走下礁石,朝著海岸急跑過去。此時在下面等候多時的村民們也緊隨其後,一行三十餘人急匆匆地跑到海邊,恭候漁船上的神秘貴客登陸。
四艘小漁船在點燃最後一簇光焰後靠岸了。最先走下船的是,四名敞懷穿著布衣,褲腿挽到膝蓋以上,赤著雙腳的年輕漁民。他們身上的衣料,清一色是質地粗糙的白色平紋棉布,和歐茲及三十餘名村民一樣,顯然都是靠媳婦和老孃在家一點點織出來的土貨。這些人手腳麻利地固定好纜繩後,先向歐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遂默默走到村民中侍立。
歐茲向他們微微一笑點頭示意,隨後眼神緊緊盯著那幫剛剛跨出漁船的彪形大漢。四艘小漁船皆是近海捕撈型,最多隻能容納十人搭乘,除一名本村漁民做嚮導外,餘下都是生面孔,共計三十六人。
他們年齡不大,都在二三十歲之間,身穿黑鯊魚皮水靠,手拎長方形海豹皮革囊,沉甸甸的不知裡面裝了什麼東西,舉手投足間威猛中不失靈巧,犀利如電的眼神,透射出一股堅如磐石般不可動搖的奇異神采,一看就知道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武士。與他們的眼神接觸的一剎那,歐茲和蒙塔拉村民們激靈靈地打了個寒戰,感覺背脊涼颼颼地全是冷汗。
正不知怎麼開口而踟躇之際,那幫彪形大漢倏忽十個一組十個一組地衝入兩側的黑暗地帶,轉瞬間無影無蹤,原地只留下六人。其中五人解開海豹皮革囊,取出一些奇形怪狀的工具,對著一塊巨大的礁石鼓搗了片刻。不久就聽“嘭!”地一聲巨響火花四濺,礁石上空飄起了一隻造型別致的氣死風燈,幽幽閃耀著綠瑩瑩的光焰。燈籠與礁石之間連著一根細繩,繩子一頭深深刺入礁石,顯是強弩發射的利箭帶進去的。
歐茲恍然大悟,原來海面上的光焰都是這種氣死風燈,繩索下端皆釘入海面下的暗礁上,現在唯一想不通的就是,氣死風燈怎能長時間滯留空中而不墜落。
“‘鬼眼燈’使用的燃料是陰磷,燃燒時產生大量氣體,它們透過燈籠底部預留的孔洞排出時,會形成一股相當強勁的推力,能讓燈籠長時間滯留在半空中不墜落,直到燃料耗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