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利斯河,在右岸和西岸奪取了一些登陸場。軍事行動已轉移到異族聯軍腹地,新月聯軍已進至距其首都鳳凰城六十里的地區。戰役中,異族聯軍二十五個萬人隊被擊潰,三十五個萬人隊遭全殲。據新月聯軍統計,此次戰役中,俘異族聯軍官兵四三○○○人,殲敵四十五萬餘人,在繳獲的戰利品中,計有五○○○多架投石機和弩炮,三○○多門流星弩、擲雷器、銅製火炮和噴火器,二○○多名拜火教術士,以及大量的其他裝備和兵器。斯役新月聯軍死亡和失蹤約四五五○○人,受傷十一萬多人,堪稱戰果輝煌。
鳳凰城是昔日斯圖亞特汗朝的首都,面積八百八十谷,人口三四八萬,是一座歷史悠久且文化內涵豐富的名城。鳳凰城的建築多姿多彩,有眾多的古老寺院及各式各樣的老字號店鋪。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酒館等夜生活娛樂設施。每年一度的芳春節、穿石節、分虎節、冬年節均在此舉辦,對映出鳳凰城是個活潑豐富的大都會。鳳凰城還是座河流湖泊眾多,空氣清新的花園城市。
定鼎門是鳳凰城的標誌,始建於一八八年,歷時三載完工。它以龍神帝國都城的柱廊式山門為藍圖築成,高二十六步,寬六十五步,進深十一步。門內有五條通道,中間的一道最寬,原為皇室御道。定鼎門通體用白色砂岩條石砌成,門兩旁各有六根巨柱,氣勢雄渾。門上還矗立著一座不死鳳凰女神伊莉莎的青銅像。她頭戴桂冠,背插雙翅,左手執轡,右手握杖,立在飛馳的兩輪四馬戰車上,英姿颯爽,形象生動。因此鳳凰城人對定鼎門懷有特殊的感情,又稱它為“命運之門”。
穿過定鼎門向東是銅駝大街,該街是斯圖亞特境內最著名的林蔭大道,長三里,寬六十步,直到黃金汗宮的宮橋,大街兩旁排排慄樹和四季常綠的長春樹婆娑成行,微風吹來,婀娜多姿,一派浪漫風情,整條大道如詩如畫。這裡一度是斯圖亞特汗朝時期首都鳳凰城的心臟。斯圖亞特士兵在此接受檢閱,平民在此散步,而朝聖者更雲集於此,瞻仰大街末端鳳凰寺等一系列廟宇建築群內供奉的神像。可惜這些樹木和建築大都毀於月前的鳳凰城會戰,北疆軍撤退前在這裡與異族聯軍展開了連番血戰。現在的街道雖經戰後清理,並準備按舊貌重建,但是一年半載卻怎都無法恢復往日風光了。
帝國曆八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晨,八車並行也不稍嫌擁擠的銅駝大街上,達姆·布林曼坐著一輛馬車迅疾馳過。街道兩旁是一幢幢各具特點的古老建築,往常他總會興致勃勃地觀賞品評一番,此刻卻連瞥一眼的興趣都沒有,只是緊緊盯著路盡頭中間的那座斯圖亞特汗朝開國皇帝凱隆·赫爾辛格的騎像發愣。
大約過了一盞茶功夫,馬車駛出銅駝大街,在一個巨大的十字路口向左拐,進入了近衛騎兵廣場。當年在開國皇帝凱隆·赫爾辛格的統治下,這個廣場赫赫有名,誕生過無數英雄豪傑。
“唉,戰局怎會搞到今天這步田地呢?我們真是愧對列祖列宗啊!”達姆·布林曼心中感慨萬千,正長吁短嘆之際,忽聞一陣“咚!咚!”低沉悠遠的鐘聲,從廣場西邊那座由白色、紅色和金色構成的鐘樓上傳來,神智頓時一清,記起兄長臨行前交待的重要任務,馬上連聲催促車伕加快速度趕往目的地。
不久,馬車停在了巍然聳立於近衛騎兵廣場東頭的鳳凰寺門前。
這裡是拜火教總壇所在地,也是斯圖亞特汗朝的皇家陵園,在它的中心建築物不死殿穹頂下長眠著赫爾辛格皇族的九十多名成員。因此斯圖亞特汗朝的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這座寺院的修葺和維護。這裡原來有過一座寺院,在其原址上建築大師懶牧疆把它設計成獨樹一幟的奇妙風格,利用拱頂使大殿內部顯得明亮而寬敞,這與其陰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鳳凰城會戰期間,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箭丸打擊而嚴重損壞,至今仍在繼續修復之中。
達姆·布林曼下了馬車,邁步入寺,徑直趕往不死殿。
近處觀瞧,讓人更能感到不死殿規模恢弘。它長約一五六步,寬五十步,殿頂塔尖高達七十八步,表現出向上飛拔飛騰的氣勢,而其他建築則表現出雄渾厚重的風格。正門內是一個高大狹長的中廳,兩旁的幾個大廳都非常寬闊,每個大廳均可容納上千人,裡面的每根大石柱拔地而起,在房頂交織成精美的圖案。目之所及,每一處都是精美絕綸的石雕,有的粗獷,有的細膩,令人折服。牆四周是高大的透明玻璃窗,上面雕鏤著七彩花紋。大殿的東端,是個巨大的地下室,斯圖亞特歷次戰爭中的許多名人安葬在那裡,還陳列著他們用過的盔甲、盾牌和其它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