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1 / 4)

小說:仙警的幸福生活 作者:

牽著周曉玥的小手,秦大仙人站在康河的一座石橋之上。夕陽之下,兩岸楊柳隨風輕擺,那河中的倒影披著一層淡淡的金紗。加上週圍濃濃的人文情懷,的確是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個地方真美啊!秦大哥,你說徐志摩當年是不是就是站在這裡?”周曉玥也被周圍的景sè所感染,滿臉的迷醉,吟出了著名的《再別康橋》。

看著小丫頭迷醉而又略帶著些傷感的小臉兒,秦雪陽卻是一愣,沒想到這個十歲剛出頭的小姑年就成了個文藝青年的樣子,雖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作愁”,但你這也太早了一點吧?

“徐志摩這首《再別康橋》不是在這裡作的,而是乘船在歸國的途中所寫的,他當時寫的是英文版,你念的這個是後來由一個不知名的中國人翻譯的。”秦大仙人在孤兒院的時候靠看書來打發寂寞的時間,要論知識面的話還是很廣的,這些典故也隨口道來。

周曉玥只是有些早熟,多多少少有些多愁善感的少女情懷,對這些故事倒真不知道,聽了以後不由奇怪地問道:“啊?原來他寫的是英文,為什麼呢?”

秦雪陽笑了笑,說道:“那時候正是新文化運動,傳統的文學被主流所否定,無論從社會形態還是意識形態都在經歷著一場劇烈的變革,要向西方學習德先生和賽先生(mín zhǔ與科學),徐志摩在當時算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曾多次旅歐,所以用英文寫詩很正常,算是一件時髦的事情。”

真相總是缺乏浪漫的,周曉玥沒想到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居然是英文原版,不禁有些失望地道:“原來這樣啊。”

“我隨便說說的,只是自己的觀點,你不用當真。”見小丫頭有些失望,秦雪陽連忙開解,沒有人願意看見這麼可愛的小姑年皺著眉頭說話。

“大哥哥,那你再給我說說徐志摩是個怎麼樣的人吧。”《再別康橋》是周曉玥最喜歡的詩歌,不由追根問底起來。

秦雪陽搖搖頭說道:“算了吧,我不太喜歡這個人,說了你又要失望。”

“沒關係,大哥哥你說吧,我就當聽你給我講故事了。”周曉玥拉著秦雪陽的手一邊晃,一邊撒嬌道。

“好吧,雖然他才華橫溢,但是沒有一個做男人的擔當,從某些方面來講還相當的自私……”

原來徐志摩在老家有一段包辦婚姻,妻子是當時申市寶*山縣鉅富張祖澤的次女張幼儀,兩人於1915年成親,當時張幼儀15歲。

由於是包辦婚姻,徐志摩對張幼儀一直持鄙棄的態度,平時對她也不理不睬,但出於徐母抱孫子的壓力,1918年,兩人生下長子徐積鍇。不久徐志摩就丟下妻兒,出國留洋去了。

1920年,在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勱(近代著名政治家、哲學家,民社黨創始人)的壓力之下,徐志摩不得已把張幼儀接到他的身邊,後來張幼儀在回憶徐志摩接船時的態度中寫道:“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不久之後,張幼儀再次懷孕,但此時的徐志摩正在瘋狂地追求大才女林徽因,根本無暇顧及懷孕的妻子,一聽便說:“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險的,張幼儀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然後徐志摩還提出了跟張幼儀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懷孕的妻子一個人丟在異國他鄉。產期臨近,張幼儀沒有辦法只得向張君勱求救,後來輾轉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道張幼儀的去向,卻沒有理睬,只是在要辦離婚手續的時候才又追到柏林,逼著她簽下了離婚協議。

周曉玥這時候真的聽不下去了,氣憤地道:“他怎麼能夠這樣,反對包辦婚姻這可以理解,但怎麼能對已經成為自己妻子的女人這麼冷酷無情!”

秦雪陽冷笑道:“是啊,一邊追求別的女人,一邊又把自己不喜歡的老婆弄懷了孕,然後又逼著她離婚,真是個大大的風流才子。”說完以後,他看了一眼周曉玥,覺得這個話不適合對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子說,但發現小丫頭完全能聽懂他在說什麼,不由感嘆現在小孩子真是早熟,他自己十歲的時候還在老老實實玩兒jǐng察抓小偷呢。

“後來呢?他又幹了點兒什麼?”周曉玥憤憤不平地問道。

後來林徽因嫁給了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梁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