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卿,這也虧你想的出來,居然是父子之國。”盧照辭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指著韋挺笑說道:“朕尚在青壯,那頡利都已經老了,讓他做朕的兒子,朕還嫌他老了呢!”
“陛下,當年劉武周不也是向頡利稱臣的嗎?差點也拜他做了兒子的。今日我大唐就要好生羞辱頡利一頓,這樣好讓他頡利以後再也不敢入侵中原。”韋挺仍然不依不饒的說道。
“這個父子之國的其實都是沒有什麼用處的。”盧照辭忽然笑呵呵的說道:“朕要的不是這個虛名,虛名能幹什麼,學學楊廣嗎?他倒是得了許多的虛名,可是到了最後又怎麼地呢?還不是被人勒死在江都了嗎?朕要的是實惠,這個頡利,呵呵,虛名不要也罷!”
“陛下,您不是要拖延時日的嗎?不如就將這一條加在上面,若是答應了自然是好的,若是不答應,嘿嘿,那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拖延時間了。”崔仁師在一邊也笑呵呵的說道。
“恩,崔卿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這一條就加上了。告訴竇義,對方以何種名義對待朕,這一條僅僅是為難對方而已,朕主要的還是要實際的東西,虛名什麼的都是身外之物。”盧照辭想了想也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聖明。”大殿內頓時響起了山呼之聲。
第269章 甥舅對話
“父子之國?”竇義府中。竇義滿臉的憂愁之色,今日的朝議很快就傳到竇義府中,竇義臉上卻沒有任何的喜悅之色來。
“父親,這突厥戰敗之後,向我大唐稱臣,要個父子之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父親為何如此緊張呢!”兒子竇寬在一邊驚訝的問道。
“這其中恐怕是有玄妙的。”竇義嘆了口氣道:“要想對方賠償,本就是十分為難之事。又要對方一子侍父,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若是對方答應尚可,若是不答應,恐怕朝中的那些大臣們都會說我的不是了。說我辦事不力等等,不但會撤了我的差事,更能斷我的郎中之職。這恐怕才是最要緊的。哎,可惜了,這個時候長孫大人已經出京了,否則,若是長孫大人在朝中,也不會有此為難之事了,這些人也不會捉著我的辮子了。”
“父親,何不派人傳信與長孫大人,求長孫大人在其中斡旋一陣?”竇寬小心翼翼的說道。
“朝中眾大臣是驅趕我之心不死啊!雖然有長孫大人斡旋一番,或許能解決此事。但是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只有圓滿的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這才能立足在朝堂之上,然後才能徐徐圖之。這萬事都去求長孫大人,憑空的使為父在長孫大人面前弱了一些印象,日後又如何能跟隨在越王左右。不過,朝中之事,還是要讓長孫大人知曉的好。”竇義想了想,還是寫了書信,命人傳與長孫無忌,將最近朝中之事說了一番,信中卻沒有提自己所遭遇的困難等等。與尋常的信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父親,那以後該如何是好?”竇寬命人送了書信之後,臉色凝重,忍不住小心的問道,言語之中,卻是有一些擔心之色。
“呵呵,莫要擔心,既然陛下言語之中,並不在乎這個父子之國的虛名,那就繼續按照為父所想的方法來,繼續關閉大門,讓那個勃帖急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主動權。狠狠的削了勃帖的囂張氣焰。”竇義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父親所言甚是。”竇寬也點了點頭。只是心中卻沒有自家父親那般的輕鬆。朝中之事本就不是一個商人可以插足其中,竇義自身就是先天不足,如今更是接著了這麼一個大的差事。其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這些人豈能讓自家父親將這番好事收入囊中,這其中也不知道藏有多少的心思呢!最起碼,他就認為,有人在朝堂之上,提出這父子之國的提議,本身就是一個計策,好逼迫自己的父親。
“好了,好了,就不要想了。當今陛下聖明,否則的話,也不會有最後一番話了。”竇義見自家兒子如此緊張,不由的哈哈一笑道:“父子之國這種虛名,陛下是不會喜歡的。他要的是戰馬,要的是金銀財寶,要的是時間。至於其他的都是虛的,也只有當朝的那些讀書人喜歡而已。陛下是從馬上取得天下的。其心中所想,豈是那些讀書人所能猜測到的。我兒不必擔心,不必擔心。”竇義卻笑呵呵的擺了擺手,絲毫沒有將竇寬的擔心放在心裡。
“什麼,你說竇義還是緊閉府門。沒有絲毫的動作?”王珪府邸之中,王珪驚訝的望著眼前的中年人,臉上一副不信之色來。
“回主人的話,確實如此。”中年人臉上露出嫉恨之色來,咬牙切齒的說道:“甚至那些參與和談的禮部眾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