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出使新羅
東宮之位即將遭到變動了,這些人都是狡猾的老狐狸,既然能在宣德殿裡幹上這麼多年,除掉自身的才能之外,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分析盧照辭的心理,能從盧照辭的一言一行之中,體會到盧照辭的想法,然後根據盧照辭的想法來衡量和琢磨自己應該說的話和應該做的事情。或許,這裡面有所偏差,但是絕對不會偏差多少的,哪怕是魏徵勸諫的時候,他也會掌握一個度,免的自己勸諫不成,反而惹的盧照辭生氣,將自己給殺了。這些都是官場經驗,自身智慧的體現。
盧照辭膝下的皇子比較多,有的人好文,有的人好武,根據大唐帝國的規矩,這些皇子們不能只涉及一樣,必須文武兼修,就算是個平庸之輩,也要練上幾年的武,以強健身軀,就算是盧承泰如此好文之人們也必須拜一位將軍為師,學上幾年的兵法韜略或者武藝什麼的。大皇子盧承嗣也曾經入武學中學習。可是不管怎麼樣,這些人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在武學學習的同時,沒有擔任軍職,哪怕是太子殿下也沒有擔任軍職。可是盧承烈就不一樣了,他一開始拜了大將軍李靖為師,然後入武學學習,這一點和諸位皇子都一樣的,可是如今還兼了一個校尉,是左翊衛大軍的校尉,其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校尉可以比擬的。在他的軍隊之中,可以招攬武學中學子為己所用,積蓄人才,這一點足可以證明,盧照辭已經在為盧承烈鋪路了。
而另一方面,大軍凱旋歸來,或是皇帝或者是太子殿下前往十里外迎接,以前都是盧照辭親自出迎,一方面是他與李靖之間的情誼,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盧照辭要對軍隊實行絕對的掌控,而今日不同了,由盧承烈前往迎接。這其中的含義是什麼呢?眾人不用想就明白了。
只是在崔氏事件之中,眾人都已經看出廢立太子之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盧承烈繼承太子之位也已經是不會更改的事情了,所以這個時候盧照辭提出來,眾人雖然心中有些震動,但是也不在感到驚訝了。
“陛下,那太子殿下該如何是好?”韋挺忽然插言問道。眾人頓時面色一變,長孫無忌更是用惱怒的眼神望著韋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岑文字不由的皺了皺眉頭,暗自掃了一眼韋挺,卻是沒有說話,只是低著腦袋看著城牆,好像城牆之上有許多的螞蟻一樣,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卻是將眼光掃下城下的百姓,好像百姓之中出現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一樣,魏徵仰望著天空,翻著白眼,一副茫然的模樣,徐世績卻是低著腦袋,眉頭緊皺,好像在思索著什麼。王珪更是用白痴的眼神望著韋挺,然後也低著頭,不再說話了。韋挺此話一出,整個城頭上都陷入寂靜之聲,與城下的歡呼聲成了鮮明的對比。
“太子怎麼了,太子仁孝的很。”盧照辭面色鐵青,如同烏雲壓頂,所謂帝王一怒,千里成血河,作為大唐的帝王,盧照辭一聲冷哼,其威力更是遠在其上,那岑文字等人更是嚇的跪在地上,望著韋挺的目光更加不善了。這個韋挺是不是腦子有病了,這個時候居然勸皇上廢掉太子,真是白在宣德殿幹了一段時間了。難道看不出盧照辭這位貞觀天子想做一位千古帝王嗎?難道不知道這位天子生性重情義嗎?想讓他廢掉太子之位,也應該徐徐圖之,豈會如此就廢掉太子的。那盧承烈都已經成了太子預備了,又這麼著急幹嘛。你韋挺拍馬屁,也不能如此吧!
“徐世績。”盧照辭冷冷的掃了地上的徐世績一眼。
“臣在。”徐世績面色一愣,趕緊說道。
“你讓太子出去見見世面吧!”盧照辭淡淡的說道:“最近他在宮中也是很無聊的,剛好去草原上看看,心胸不開闊,性格不堅強,又如何能真正的成長起來,你們家的子弟也是一樣,不要各個當個紈絝子弟,這樣不好,你們不是在幫他們,而是在害他們。反正和越王殿下同齡的,都給送到武學去,在左翊衛大軍中呆上數年,和越王做個伴。只知道行走與章臺之間,日後必定是禍害百姓的東西,朕寧願現在讓他變的有出息一點,也不願意,日後親手殺了他們。”
盧照辭的話語之中殺機隱現,讓跪在面前的眾人面色大變,額頭上冷汗直流,卻是不敢擦掉,紛紛掉在地上,這其中有些官員、世家子弟,基本上都有幾個不孝子弟,仗著家中有些權勢,就胡作非為,在各地州縣如此,在京師長安更是如此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讀書人應有的四種境界,你們若是連家都安定不了,又如何說治國平天下呢?”盧照辭微微嘆了口氣,道:“朕最恨的就是那些紈絝子弟,這種人,逮一個處置一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