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工廠已經生產出第一批槍支彈藥,由於規模尚小,所以第一個月份只生產了仿蘇式莫辛步槍1500支,捷格加廖夫輕機槍200挺,就是在朝鮮戰場上出盡威風的轉盤槍。莫辛納幹狙擊步槍一百支,手榴彈1萬顆由於這些都是蘇聯的技術和工人,所以這個被張明宇命名的一號兵工廠主要生產的都是蘇式裝備。
張明宇的兵工廠除了坦克飛機和重型火炮暫時因為技術和各方面的原因無法生產,對於陸軍所需要的輕重武器基本都能生產。
除了上述的幾種步兵武器,兵工廠還生產出45毫米反坦克炮兩百門,炮彈一萬發,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對付鬼子那種輕型薄鐵皮坦克綽綽有餘,比徳式37MM戰防炮更給力。
除了戰防炮之外,兵工廠還生產了三十門85式高射炮和四十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主要是這些高射機槍可以放平射擊,也可以用來打日軍的薄皮坦克。
各種子彈五十多萬發,以上的這些裝備除去給馬鴻逵的百分之四十,還剩下大量武器裝備。
張明宇將第一團的裝全部換成蘇式裝備,第一團原來的裝備則交給第二團使用,另外張明宇還將孫大力的機炮營一分為二,成立一個防空營和一個炮兵營,主要對付日軍的坦克。張明宇派了大約兩百多位戰士到蘇聯學習坦克的操作和駕駛。
與此同時,楊聯盛在德國也將德國的機器和工人都運送過來,張明宇的二號兵工廠開始投入生產。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張明宇開始了大肆的招兵,此時張明宇的部隊升至一萬多人。名副其實的升編為獨立師。原先獨立師的稱號在國軍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