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德國經濟畸形,經濟危機日益嚴重,時間一長,易於引發戰爭。希特勒擴充軍備,可以減少失業,減緩經濟危機,也非常符合德國人的心意。以凡爾賽條約限制德國,德國人舉國上下的不滿,無處發洩,多半會來個大爆發,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開戰,即使是一場短期戰爭,輕易打敗了德國,也只會使歐洲經濟惡化,從而削弱英法等國。況且,短期戰爭的可能性不是很高,歐戰說明戰爭正日益長期化。
這對英法兩國就極為不利了,內部本就不穩,再被大幅削弱的話,問題就麻煩了。確切地說,英法兩國不是害怕戰爭,而是害怕戰爭對經濟的破壞,害怕隨之而來的革命。假如蘇聯趁此機會擴張,英法應對困難不說,光是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夠兩國喝一壺的。
失敗的德國也極有可能倒向蘇聯,倒向共產主義,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希特勒的上臺再不好,英法兩國再不喜歡他,卻總要比革命,比共產主義要強——一和失業率超過50%的國家,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那時候,直接面對蘇聯,面對共產主義威脅的,就是法國了。法國若是失敗,英國也無法倖免。
而且,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政治家,不考慮人民的意願是不行的。各國民眾反對戰爭,政治家就不能說戰爭。羅斯福在36年競選的時候,也要發表“我痛恨戰爭”的演講,並提議對西班牙內戰雙方實行武器禁運,以取悅奉行孤立主義的民眾。
各國民眾反對戰爭,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歷史學家基於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史料的重新發掘與研究,認為一戰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卑鄙爭奪,並與軍火的製造和貿易息息相關;二是歐戰的死傷慘重,民眾對戰爭還心有餘悸;三是對德國懷有同情。
很多人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嚴厲,對德國太苛刻了,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條約原本就不該限制德國做的事。如果要避免戰爭,就應當遷就希特勒,他要求生存空間似乎並非無理,他想把所有德國人聯合在一面旗幟之下,在一些人看來,似乎是實行民族自決原則,做得比威爾遜在凡爾賽所做到的還要忠實。
再說,希特勒與英國、法國的分歧,不涉及各國根本利益。
“要為德國人尋求生存的空間,要以歐洲東部國家為代價,將領土擴充套件到烏拉爾山脈”——各國樂觀其成,都會很高興地為德國提供貸款,以及物資。可以預計,一場長期的戰爭,會讓德國負債累累,極大的削弱德國和蘇聯。並且帶來龐大的商品需求,從而為振興各國的經濟作出突出貢獻。
“獲得軍隊和政權”——既然做了初一,就不怕他做十五。不武裝德國的話,怎麼同蘇聯戰鬥,反正不能選擇戰爭,也就無法限制德國人武裝自己,給他。
“與猶太人展開殊死鬥爭”——猶太人在歐洲名聲極差,回想一下兩個猶太家族23年把全德國人洗劫一空,可想而知,其名聲差到何種程度。且猶太人向來受到歧視,又是個少數民族,誰也不會在意這,隨他去。
加之,德國還存在著一個由實業家、陸軍總參謀部和高階文官組成的“穩健派”,其代言人是德國經濟部長兼帝國銀行總裁沙赫特。他們似乎在尋找一種可以避免戰爭,就使德國擺脫經濟困難的途徑。
這也是符合英法美等國需要的,給各國以幻想的空間。
如果德國對蘇聯開戰,自是上上策,再好不過了;如果德國沒有選擇戰爭,而擺脫了經濟危機,也減少了對各國的威脅,強大的德國自然會成為英法的屏障。
到時候,蘇聯東有中國,西有德國;德國東有蘇聯,西有法國;中國西有蘇聯,東有日本;日本西有中國,東有美國。
怎麼看,也是一件好事情。
老實說,這與我打的算盤差不多。都是打算讓各國互相牽制,進而發生戰爭,好從中漁利。
當然,這也存在著很大的危險性,不過條件所限,沒有最好,也只能因陋就簡,選擇此好了。開戰總是下下策,歐戰已經使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大家都不想成為下一個。
綜合考慮種種現實問題,我們就可以理解,英、法兩國沒有強力干預希特勒擴充軍備的行為了。
順便說件趣聞。
在合併之前,希特勒約見了反對合並的奧地利總理庫爾特·馮·舒施尼格。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的別墅會談時,希特勒嚴厲地指責舒施尼格在奧—德邊境設防。處於弱勢地位,他的保護傘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又態度曖昧,舒施尼格在面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