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靠了不少運氣的成分在裡面。
首先在制定進攻波蘭的白色計劃的時候,作為空降兵司令的司徒登特就制定了關於空降兵支援作戰的計劃,而且一制定就是八個。從偷襲和佔領機場到奪取橋樑。甚至連空降華沙全部都有。而空降兵們也對此專門做出了一系列的演練。雖然這次空降莫德林時間和地點完全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特別是加上事先的充足的準備和情報支援,所以只要重新安排戰術。就能夠套用變成行動。所以在季明提出他的作戰構想的時候德軍的空降兵參謀們能夠在一瞬間完成一系列複雜的作戰計劃,而德軍計程車兵和特種部隊能夠迅速的完成集結,並且攻佔他們事先臨時才確定的攻擊地點。
其次,國防軍和空軍甚至武裝黨衛隊之間的矛盾也無形中催化了這場勝利。雖然德國空降兵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大出風頭,但是司徒登特確清楚的知道,在布拉格他的傘兵們沒有開過一槍一炮。所以司徒登特求戰的原因就是希望透過這場戰鬥他能夠檢查一下自己部隊的實戰和訓練情況。不過也正是由於傘兵部隊在布拉格大出風頭之後,國防軍內部對這支部隊產生了些許猜嫉再加上野戰陸軍高層的將軍們對這個全新的兵種沒有一個持積極支援態度。(德國將軍普遍認為傘兵的突擊能力有限運載能力受到天氣和特殊地形的限制所以並不十分支援)所以使得司徒登特在一開始處處碰壁。雖然司徒登特也找到了季明,但是由於季明一直跟隨部隊在快速的運動,所以兩個人一直沒有見著面。而司徒登特也只得把自己的計劃丟給對方而失望而歸。不過,好在負責接待的參謀知道這位空降兵司令和自己司令的關係不一般所以特別留心的把這份計劃署送給可自己的老大。不過在當時季明由於關心波茲南戰事所以也只是粗粗的把這份東西看了看然後隨意的丟在了一邊,而一直到準備用一種突如其來的戰術攻擊莫德林的時候受到拜爾“飛過去”的戰術的提醒他一下子想起了司徒登特的計劃,於是他立刻從厚厚的檔案堆裡找到了那幾份計劃,最後再一對照發現很多計劃的內容都可以套用,於是他立刻給自己的老丈人——時任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的曼施泰因掛了一個電話,希望他能夠找到司徒登特(當時司徒登特的傘兵部隊奉命加入南方集團軍群的序列充當戰略預備隊)。不過這裡有一個小插曲,也差點害得季明的計劃流產。這主要是因為由於施圖登特不斷的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求戰,所以被磨的不厭其煩的參謀們只好把他支到前線,然後告訴他自己去看看有什麼機會,如果有那麼就參戰,結果施圖登特坐著吉普車和聯絡飛機跑遍戰線,也沒為他的傘兵找到打仗的機會,反而在那天季明找他老丈人要人的時候,這位空降兵司令因為開車迷路衝進波蘭軍隊陣地,差點被俘,幸好的是當時的波蘭人也沒有精神準備,被他加速衝了出去。從而撿回了一條命。否則他只能呆在英國的集中營去度過戰爭的歲月了。
很快驚魂未定的司徒登特被季明拉到了自己的指揮部。兩個人就如何攻佔華沙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後雙方一致認為,要率先進入華沙,那麼必先奪取維茨瓦河上的橋樑。
對於華沙而言,處於華沙前沿的莫德林就成為最好的主要有兩條。第一相對於澤茨哈澤瓦,莫德林的盧瓦茨機場更加方便德軍空降部隊的降落和武器彈藥的運輸。第二,攻克莫德林可以從三個方面包圍華沙。從而能夠徹底的切斷華沙的退路。而就算取得澤茨哈澤瓦攻到華沙附近的時候德軍依然需要渡過穿過華沙城的維茨瓦河。
在選取了攻擊的目標之後,季明和司徒登特則率領自己的一大群參謀們立刻開始了計劃的制定。很快他們修正的原先制定的空降計劃,共制定了兩份計劃,包括攻佔盧瓦茨機場和佔領奧古斯塔大橋的計劃,而這兩份計劃則是脫胎於一開始的攻擊華沙奧肯切機場和奪取華沙在維茨瓦河的大鐵橋計劃。只不過攻擊的方位和時間有所改變,還有就是攻擊奧古斯塔鐵路橋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精銳特種部隊閃電部隊來完成之外。其他的都是完全的照抄。所以這兩份計劃制定的十分的順利。很快季明就把他們發往柏林要求自己的上司給予稽核。當然在稽核的時候他又玩了一個花樣。他把計劃書分成三分,同時發給南方集團軍群、OKH和希特勒|隊。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命令一發下就可以立刻集合部隊出發進行攻擊。很快那些計劃書透過密碼簡單而又扼要的發給了這三個部門。南方集團軍群十分好說話,雖然總司令是隆德施泰德大將。但是這位老帥根本不管事。所以該集團軍的總參謀長立刻批准了整個的計劃。而在柏林季明的這個計劃遭到了人們的質疑,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