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並不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得去使用。所以他準備起身離桌不想再冒險了。
義大利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他(希特勒)話中帶有保留,在和我們會晤的時候,他顯得十分得機敏。在取得這樣一個大勝利後,他說出那樣得話真是令人吃驚。人們不能指責我對他過於溫柔,不過呢,今天我確實佩服他。真的很佩服他。”
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談判之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這兩個獨裁者,終於達成了口頭協議。“德國將首先和法國談判。談判規定不分裂法國。不向法國要求過多得海外殖民地和土地。德國除了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外,只對弗蘭德斯平原的一部分取得優先的土地使用權。而法國的艦隊暫時不在考慮之中,必須等待法國人開出的條件。而義大利和法國的和談則在稍後進行。希特勒特別告誡墨索里尼,和約不要過於苛刻。特別是對法國本土和地中海殖民地的要求不要太多。此外,義大利在法國本土取得的領土,應該以義大利在停戰之前的實際分界線為準。(如果真的按照上面所說的那樣。估計義大利的領土要倒貼給法國)”
接著,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還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儀式。雙方費時在明信片上簽名。並且蓋上了當地的郵戳和時間,以作為此次會晤的留念。在一張法國南部風景的明信片上,墨索里尼以剛勁的筆觸寫道:“英雄造時勢!”。而希特勒則在另外一張有著阿爾卑斯山畫的明信片上,寫下了充滿秀氣的題詞:“時勢造英雄!”
德國這邊舉國歡慶。而墨索里尼回羅馬時則精神沮喪。他的女婿齊亞諾在當晚的日記中寫道,“總理最怕的是,隨著和平的時刻日近,他生平無法實現的夢想,即在戰場上顯神威,也漸漸消逝了。”
當然,季明也很興奮。這次他終於不用去義大利了。在墨索里尼回到羅馬前。他就先行一步的回到了法國……
“是這裡麼?”季明指著法國巴黎北部的貢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車站旁邊的一座紅色的磚瓦房小聲的問旁邊作為嚮導的法國巴黎憲兵司令羅茲。
“是的!”羅茲低著自己的腦袋。微微的點了點。很顯然對於這件事情他極其不情願。
“那麼開始吧!”聽到對方的話語。季明衝站在旁邊的斯特拉維茨微微的點了下腦袋。
“好嘞!”聽了季明的畫之後,斯特拉維茨立刻搓了搓手。然後大手一揮。“士兵們,給我把牆砸了!”聽了自己老大的命令之後。那些有著白色肩章的大德意志突擊工兵們,紛紛拿出了鐵鍁和風鎬。很快那面紅色的牆就轟然倒塌。一列灰色的列車車廂出現在眾人的面前。車廂的車身上還有一直巨大的老鷹抓在一個月桂花冠上。這是拿破崙一世的標誌。
“1918年福煦元帥就是在這裡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