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有二個孔,左側孔插入測溫棒,測溫棒頂端接控溫器,右側孔接一根軟管作為瓦斯發射孔。在容器的下方有一個小型的蓄電池。德軍將這種東西放置在地下水管地區,然後又德軍工兵在其周圍放置壓縮的氧氣瓶和丁(液化氣)瓶。當整個管道內的瓦斯達的濃度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予以點燃。其連鎖爆炸的威力相當的強大,在列寧格勒凡是這種大威力武器使用過的地方,下水道中的所有生物都不能倖免,甚至包括蟑螂和老鼠,而人的死狀則是最慘的。很多屍體像是信封上的郵票一樣被牢牢的粘在下水道的牆壁上……
當天的戰鬥進行的很迅速到了20日,德軍已經基本上控》勒南部東路渠以南的地區,將俄國人壓縮到列寧格勒中心廣場地區。而季明則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勝利的道路又近了一步。”(
第一百六十七章 壓迫
11月21日,戰鬥仍然繼續,隨著南斗已經延續到了守軍的最後堡壘——位於涅瓦河以男女和東路渠以北的狹小地帶,列寧格勒的心臟——涅瓦河尖角地帶。
這個尖角地帶其實被涅瓦河和極其支流分成大大小小的數個島嶼。包括華西里耶夫斯基島、列寧格勒的金融中心——長灘和列寧格勒的第一座建築物——彼得要塞。
1703年寧尚茨堡戰役勝利之後,俄》獲得了通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由於原有的防禦設施離海岸太遠,為了防備瑞典軍隊反攻,併為控制波羅的海做準備,彼得一世下令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建立一座要塞,即現在著名的彼得要塞。兔子島不但地理位置可以控制大、小涅瓦河口,而且其面積剛好建設一個要塞,又沒有多餘的地方可供敵人登陸。該要塞於1703年516日動工修建,這一天後來被定為聖彼得堡建城紀念日。每天中午12點放午炮的習慣也保留至今。最初的防禦工事是由木材建成的,後來逐漸改成石頭建築。彼德堡最初的建築者是2名士兵,最初的建築師是彼得和他的將軍們。環繞著兔子島,彼得和他的5將軍分別負責建設6個稜堡,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