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4 / 4)

小說:雪白血紅 作者:溜溜

1948年9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一篇“逃到哈爾濱的前長大代理校長張德磬博士訪問記”,題目叫《長春停在“六點半鐘”》。

去年十月中旬,解放軍進攻吉長路,小豐滿的電源被截斷了。長春在1~0月17日下午六點半全城停電………電車走到哪裡便停到哪裡,機器轉到什麼地方便停在什麼姿態上。就在那一秒鐘的時間裡,全城一聲“啊嗬”便失去了熱力,失去了光明。直到今天,有的電車還停在街上,機器還保持著待動的姿勢,電鐘的時針還指著六點半。

城外城

3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奪佔四平後,長春就孤懸在松遼平原上了。

有人稱之為“死城”。有人稱之為“陸上孤島”。坐鎮這裡的“剿總”副總司令兼1兵團司令鄭洞國,稱之為“一隻斷了線的風箏”。

一座死城,也是一座堡壘,要塞。

日軍佔領期間,在市郊挖掘壕溝、坑道,構築許多永久性工事。市區建築,從佈局到構造,都充分考慮到軍事的意義。城中心的關東軍司令部、在鄉軍人會、空軍司令部和大興公司,都是米把厚的花崗石牆,鋼筋水泥屋頂,中型炮彈不能損壞。樓房地下室,有鋼筋水泥坑道通到大馬路,彼此相通。其中有笨重的大鐵門,可以相互隔絕。各主要街道寬度都在一百米以上,可以充分發揮火力,重要街口還有水泥掩蓋的地堡。國民黨進入長春後,又環市添築許多碉堡和工事。其中,僅中央銀行周圍修築的永久性工事,就有150多處。6月22日,中央社稱長春防線為“堅冠全國”。

工事堅固,守軍也很頑強。

冬季攻勢後,林彪就謀劃打長春。5月24日,1縱和6縱試打未達目的,僅奪佔大房身機場。於是改而為久困長圍,準備將敵圍困到山窮水盡時再動手。

這無疑是最佳軍事選擇。

5月中旬,成立以蕭勁光和蕭華為首的圍城指揮所。

6月1日、2日的《陣中日記》寫道∶

……主陣地上構築工事,主力部隊切實控制城外機場。(二)以遠射程火力,控制城內自由馬路及新皇宮機場。(三)嚴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