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方始接戰,周陣內突竄出一支軍馬,向漢陣投降,棄械解甲,北向呼萬歲,聲震山谷。步兵一見,也就有千餘人跟了過去,願同作降虜。其餘的馬步三軍雖然不肯依樣作為,卻也無鬥志了,看看就要敗了下來。世宗心下大怒,便親冒鋒刃驟馬突出陣前,身先士卒,奮勇搏戰漢兵。漢主劉崇望見世宗親自衝陣,便一聲令下,監催三千弓弩手一齊放箭,攢射世宗;世宗麾下親兵便用盾四面把世宗護住。這時漢陣上真是弓開滿月,矢如飛蝗,像雨點般向周陣射來。世宗麾蓋上早攢集了有好幾十枝。趙匡胤當時亦在軍中,即大呼道:“主憂臣辱,主危臣死!現在主上危急如此,我們還不努力向前,更待何時呢?”說著,躍馬掉槍直搗敵陣。諸將士聽說,各亦不甘落後,一擁齊上。他們一以當百,百以當千,捨死忘生,衝殺過去。漢兵便抵禦不住,紛紛後退。戰陣原以勇氣當先;勇氣一落,心膽便怯,任是如何,也莫想與人爭雄了。所以周兵經趙匡胤這麼一振奮,全部隊伍勇氣一加長,戰鬥力就強了十倍,立時把漢兵戰敗;漢兵經這麼一退,全部隊伍勇氣一短縮,戰鬥力就減了百倍,立時被周兵戰勝。那世宗見漢陣一亂,哪裡還肯遲慢,便指揮三軍直追過去擒捉劉崇。劉崇嚇得心碎膽落,沒命奔逃,退入河東,閉城固守。世宗趕到城下,才下令收軍安營。次日黎明,便又驅兵攻城。城上矢石齊發,周兵不得前進。趙匡胤即督兵用火焚城,劉崇一見,即令弓箭手集射匡胤。當時匡胤就成了眾矢之的,萬箭集於他一人,就有一箭射中他的左臂,血流如注。

趙匡胤一些也不在意下,仍舊奮身猛攻。世宗瞧著,深恐折了棟樑、壞了大器,忙召還匡胤,下令停攻。在這個時候,劉崇已曉得周軍厲害,對於防守上就格外來得嚴謹了,親自檢查部伍,以防內部發生變化。查到昨日從周陣上投降過來的那起馬步軍,見那兩個將弁,一個喚做樊愛能,一個喚做何徽,都是鼠目獐頭,不像個有能耐的人;又以為他兩個既然不忠於周,必將不忠於漢,留此城裡倒是一個禍根。心下尋思道:此等敗類須及早除去的好,免生後患;只是他兩個昨日在陣前那樣呼拜於我,我不可無端殺他,且藉手於周主吧!想定,即命虎衛士押著兩人縋下城去,還與周主。樊愛能、何徽被攆下城,無處投奔,沒奈何仍回周營來見世宗,自縛請罪。世宗不見猶可,見了頓時怒氣勃發,立命推出斬首,全軍盡覺股慄。這叫:昨日一心降敵陣,今朝兩命入黃泉。

世宗見漢主守備甚堅,而且匡胤又帶著傷,城必不易攻下;停頓在這裡無益,不如暫且退兵休息,待有機會再舉。乃即日拔隊還返汴都,擢匡胤為都虞侯,領嚴州刺史。其餘隨徵諸將佐亦各論功行賞,等級有差。至顯德三年正月,世宗復下詔親征淮南,拜李谷為行營都部署,司空趙弘殷副之,趙匡胤為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韓令坤為正副先鋒;命範質輔理國政,高懷德監軍留守京城。即日發動大軍,浩浩蕩蕩向淮南進徵。

那時淮南為李氏所據,國號做南唐,主子名做李璟。李璟稱霸一方,威聲也著實不小,而且一向屢撓周師。世宗要想除了這個大敵,所以便親自領兵來蕩平江淮。

李璟接著探報,忙下令命劉彥貞為統軍節度使、劉仁瞻為清淮節度使,領兵五萬,迎拒周師於正陽淮西;被李重進大殺一陣,俘斬唐軍兩萬多,獲得輜重盔甲不計其數,劉彥貞死於亂刀之下。劉仁瞻收拾殘軍,連夜奔往壽州,星速遣人向李璟告急,南唐君臣大震。李璟忙又下令,命節度使皇甫暉、姚鳳領兵十萬,扼守清流關,阻遏周師前進。清流關在滁州的西南面,倚山負水,形勢很是雄峻。皇甫暉、姚鳳擁十萬之眾固守在那裡,越顯得堅固萬分,縱有雄兵猛將,也覺難以攻取的了。

果然探馬報入周營,世宗便心下作難,以為此關甚不易破得。

趙匡胤卻挺身入奏道:“臣願得二人,奪取此關!”世宗道:“卿固是忠勇足多,但此關本來就極其堅固,皇甫暉、姚鳳又是南唐健將,如此地靈人傑,恐怕一時攻不下哩!”趙匡胤道:“此關堅固,誠然不錯;只是謂皇甫暉、姚鳳為南唐健將,萬歲未免抬舉得過甚了!”世宗道:“依卿看來,二人是何等樣人呢?”趙匡胤道:“據臣觀察,二人不過是肉食鄙夫,懦怯無能之輩,徒負虛名罷了。似這等一座關隘,進可攻取,退可據守,二人如果是勇悍的,怎肯不開關應戰呢?如今只是逗留關內,這分明是畏怯了!”世宗道:“卿又將如何攻取呢?”

趙匡胤道:“兵貴神速,當出兵驟進,攻其無備,便可一鼓奪關,生擒二人了!”世宗道:“朕亦思要奪此關須用襲擊的法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